2018年,当新石器无人车创始人兼CEO余恩源向人解释“无人配送车”时,得到的往往是困惑的眼神。如今,这家公司已悄然成长为行业独角兽,它的L4级自动驾驶无人物流车(RoboVan)的累计交付已超过1万台。
近日,新石器宣布完成逾6亿美元D轮融资。以金额计算,本轮融资是迄今为止中国自动驾驶领域最大的一笔私募融资,也是今年内中国私募领域最大的融资之一。这也向外界发出了一个强烈信号:无人配送行业正从研发测试阶段,迈入大规模商业化的拐点。

投资方陆续入局
新石器无人车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全栈式自动驾驶科技公司,定位为移动智能终端,专注于无人驾驶技术的创新和商业化落地。公司已获得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称号,并建立了万台产能的无人车智造工厂。
新石器这轮逾6亿美元D轮融资,由阿联酋磊石资本(Stone Venture)领投,并由高成投资、信宸资本(中信资本旗下私募股权投资业务)、鼎晖VGC、朝希资本、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北京AI基金)及某大型互联网公司重磅联合领投。
本轮重要的投资人还包括君联资本、高榕创投、善水资本(Templewater)、恒旭资本、亦庄科创二期基金(北京科创亦庄直投基金)、华泰天府数智基金等,云启资本等老股东也持续加注,高鹄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新石器官方宣称,本轮融资将帮助夯实提升新石器在无人城配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加速无人车规模化商业应用的步伐,以满足持续增长的国内外城配市场的需求。
在今年2月,新石器无人车宣布完成10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该轮由多家物流巨头和中金资本、漳江基金、合创资本等财务投资人共同加持。
庞大投资方的陆续入局,不仅是对无人配送赛道前景的看好,更印证了新石器在该领域的技术壁垒与可规模化的商业模型,已成为资本市场眼中的优质标的。
据了解,新石器无人车长期专注于将L4级无人驾驶应用于物流场景,尤其是城市配送场景。它与RoboTaxi类似,在行业中通常被称作RoboVan。相较于RoboTaxi,RoboVan具有更大的市场规模和更复杂的场景。
凭借持续的研发投入和产品迭代,新石器在2021年成为国内第一家获得公开道路牌照的RoboVan企业,也开启了RoboVan在公开道路商业化运营的先河。
公司至今已累计发布3款无人车——X3、X6和X12,分别对应3m³、6m³和12m³的装载能力,全面覆盖从三轮车到面包车再到轻卡的无人化升级,在快递场景之外,生鲜、冷链、商超、快运等场景也在快速完成验证。
大规模商业化加速落地
今年9月23日,新石器无人车宣布第10000台整车正式下线交付,标志着无人配送行业实现了从技术验证迈向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重大跨越,也意味着L4级自动驾驶迎来了首个井喷式增长的赛道。

据了解,公路物流是中国物流体系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覆盖包括三轮车、面包车、卡车等海量车型。长期以来,物流行业受制于场景碎片化、车辆使用效率低下等行业痛点,亟待新的效率工具实现破局。于是,无人配送车应运而生。
截至目前,新石器已成为顺丰、京东、中国邮政等直营快递企业在无人车领域的最大供应商。在中通、圆通、申通等国内领先的加盟系快递集团中,新石器成为唯一获得各家集团总部认证官方供应商和支持的无人车企业。
和融资消息一同宣布的,还有新石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进展:其自主研发的L4级无图自动驾驶技术方案已开始商业化交付,并在小范围应用。
无图技术的核心价值在于运营的灵活性。依赖高精地图,无人车只能做固定的“计划性物流”,因为新增路线需要提前采图、制图,流程僵化;而率先实现无图方案落地,意味着不受限制,能部署全球全地域全时段各种物流场景。
新石器展现出的无图能力,可能也是除了资本之外,客户端认可的核心因素。反映在市场层面,据余恩源透露,新石器现在每个月交付2000多台车,公司单月交付量正努力朝3000台车挺进,这在L4级自动驾驶的赛道里,是第一个开始井喷式发展的。
依靠无图技术在全球化方面的独特优势,新石器也在加速海外市场布局。今年10月14日,新石器与阿联酋国有AI科技公司K2集团在迪拜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携手加速自动驾驶技术在中东地区尤其是阿联酋的落地应用。
此外,余恩源透露,公司已在韩国签约,并计划从今年底开始,在东北亚、东南亚、欧洲和中国香港等地建立样板间。明年,中东会率先起量,同时预计会有两三个海外地区达到百台规模。“我们的长期目标是,到2027年实现海外市场5000到10000台的年销量。”
新石器是否有IPO计划?小B(中小企业)客户主要集中在哪些细分场景?未来是否考虑海外建厂?针对相关问题,经济导报记者向公司发送采访函,但截至发稿,对方并未予以回复。
产业爆发在即
与许多拥有光鲜技术背景的创始人不同,余恩源的履历很“接地气”。创立新石器前,他当过快递员、研发过巴枪(快递业的一种数据采集终端),发明过快递柜,还尝试过用无人机送货。这些经历不仅让他吃透物流痛点,更让新石器走出了独有的路径。
这条路线最引人注目的一步,是主动摆脱对大型企业客户的依赖。在许多同行仍在快递物流行业激烈内卷时,新石器的战略重心悄然转向了更广阔的小B市场。
“只有服务更广阔、更多元的场景,我们的价值才能最大化。”余恩源表示,目前新石器每月约2000台的交付量中,来自小B客户的订单已占半壁江山,他们的目标是在明年将这一比例提升至70%—80%。
新石器无人车首席财务官李子夷在媒体沟通会上表示,公司今年上半年已实现连续单月盈利,预计明年将实现全面盈利。之所以进行大规模融资,是因为公司判断行业正从“0到1”迈入“1到100”的超高速增长阶段,必须储备充足的“弹药”来抓住这个窗口期。
值得一提的是,无人车配送赛道也早已不缺大型互联网公司的身影。据不完全梳理,阿里巴巴旗下菜鸟2015年便开始研发无人派送车;京东物流也于2016年开始部署无人配送车。
与此同时,就在今年10月,另一家无人配送车企业九识智能也官宣完成B4轮1亿美元融资,领投方为蚂蚁集团。
在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投资部副主任袁帅看来,无人配送行业在未来3—5年预计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的初步认可,大量资本和企业会涌入,推动行业规模迅速扩张。而无图技术的商业化落地将重塑行业技术竞争格局,那些率先掌握并应用无图技术的企业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能够更快地拓展市场,获得更多客户。
眺远咨询董事长兼CEO高承远也认为,无图方案把地图成本降到零,车辆随到随跑,网络效应瞬间放大。今明两年,头部公司会把预算转投端到端AI和车规级冗余硬件,行业竞争从“谁图多”变成“谁数据多、谁ODD(设计运行域)扩张快”,格局将重新洗牌。
七年时间的深度沉淀,让新石器完成了从“无人问津”到“资本争抢”的蜕变,也推动无人配送领域从技术孤立的状态,走向生态协同繁荣的新阶段。
这既是新石器自身“从0到1”打破困局的有力证明,也映照出中国无人配送行业从无序生长到有序发展的整体轨迹。而一场围绕效率与耐力的全新长跑,才刚刚开启。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于婉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