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上医局
支气管镜下“失踪”的义齿——预防老年人气管异物
来源:齐鲁壹点   加入时间:2025-10-30 15:23:50  

近日,77岁的张大爷在家中吃饭时突发剧烈呛咳、呼吸急促、痰中带血,被家人紧急送往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经检查,医生惊讶地发现,导致老人险情的“元凶”竟是他佩戴的一套假牙(义齿)!这套义齿不知何时脱落,顺着气流“溜”进了他的右侧支气管,牢牢卡住,造成了肺部感染和呼吸困难,随时可能完全堵塞气道危及生命。

最终,呼吸科主任王睿、主治医师张延国在全麻下通过硬质支气管镜、电子支气管镜、支气管镜下二氧化碳冷冻、异物钳钳取等介入微创技术,经过精确定位,用微型“抓捕器”历经一个多小时才将这枚 "闯祸" 的假牙完整取出,老人转危为安。

这个惊险的案例绝非个例。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误吸导致气道异物的老年人超过10万例,其中牙齿或假牙误吸占比高达38%,死亡率可达15%-20%。这些本可预防的意外,却常常因为家属的疏忽和老人自身的防护意识不足而发生。它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老年人的气管异物,尤其是脱落的牙齿或义齿,是一个常见且高危的健康隐患。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发生牙齿/义齿掉入气管?

咽喉反射减弱

随着年龄增长,喉部的感觉和反射会变得迟钝,吞咽时喉口闭合不严,异物更容易“乘虚而入”。

义齿问题

(1) 固位不良:长期佩戴的义齿会因牙槽骨萎缩而变得松动,咀嚼时容易脱落。

(2) 老化破损:义齿使用多年后可能出现金属卡环疲劳、基托断裂等情况,增加了意外脱落的风险。

牙齿本身状况

老年人常有龋齿、牙周病,导致牙齿脆弱、松动,在进食时可能突然脱落。

进食习惯与意识

边吃边说话、大笑,或者进食过快、吞咽过猛,都大大增加了异物吸入的风险。

一旦发生,后果有多严重?

掉入气管的牙齿或义齿,就像一个“定时炸弹”:

(1)急性窒息:如果异物较大,卡在主气道,会立刻导致完全性呼吸道梗阻,几分钟内就可能因窒息而危及生命。

(2)阻塞性肺炎:异物长期滞留,会堵塞支气管,导致远端肺叶无法通气,引发反复感染、肺不张、高烧、浓痰等。

(3)肺部脓肿:异物作为细菌的“培养基”,可能引起肺组织坏死,形成脓肿,治疗起来更加复杂。

(4)黏膜损伤:义齿的金属卡环非常锋利,可能在取出过程中或滞留期间划伤气管黏膜,引起出血或后续疤痕狭窄。

防患于未然:四大预防措施是关键

与其事后惊险抢救,不如提前做好万全预防。家中有老人的,请务必牢记以下几点:

1. 定期口腔检查,筑牢第一道防线

(1)真牙:每半年至一年带老人进行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及时治疗龋齿和牙周病,对无法保留的、过于松动的牙齿,应遵医嘱拔除。

(2)义齿:定期请牙医检查义齿的贴合度。一般来说,义齿佩戴3-5年后就需要调整或更换。切勿让老人佩戴一副“超期服役”的松动义齿。

2. 精心维护,确保义齿“固若金汤”

(1)每日清洁:正确清洗义齿,防止食物残渣影响其稳定性。

(2)睡前必摘:这是铁律!睡觉时一定要取下义齿,让口腔组织得到休息,同时避免夜间无意识吞咽或脱落导致窒息。

(3)及时修理:一旦发现义齿有裂纹、折断或卡环松动,立即停止使用,并送往专业机构修理,切勿自行用胶水等粘合。

3.养成安全的进食习惯

(1)进食时保持端坐姿势,避免低头或躺着吃饭。

(2)食物切成小块,细嚼慢咽,每口食物咀嚼 15-20 次。

(3)吃饭时不说话、不看电视,集中注意力。

(4)避免食用黏性大、过硬或过滑的食物。

(5)饮酒后、服药后半小时内不宜进食。

4. 提高警惕,识别危险信号

家人要留意老人是否出现以下情况,这可能是义齿松动或牙齿问题的前兆:

(1)吃饭时频繁用手托扶下巴或义齿。

(2)说话时出现“咝咝”漏风声,或者义齿有“咔嗒”声。

(3)抱怨口腔有压痛感、咀嚼无力。

万一发生,如何紧急应对?

如果老人突然出现面色青紫、无法咳嗽、不能说话,并用手抓住喉部,高度怀疑是窒息。

(1)立即呼叫120!

(2)同时进行海姆立克急救法:从背后抱住患者,一手握拳,拳眼放在其肚脐上方,另一手抱住拳头,快速向内、向上冲击,直到异物排出。

切记:如果老人还能咳嗽和呼吸,说明气道未完全阻塞,应鼓励他用力咳嗽,并立即送医,不要盲目用手抠挖。

王睿强调:“老年人牙齿健康与气道安全密切相关,预防牙齿误吸需要家庭、医疗机构和社会共同关注。”小小的牙齿,关乎大大的生命安全。关注老年人牙齿健康,从日常细节做起,让类似的惊险时刻不再上演。

一颗小小的义齿,也可能酿成大祸。关爱家中老人,请从关注他们的口腔健康和安全开始。通过定期检查、精心维护、安全进食和提高警惕这四道防线,我们完全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让老人的晚年生活多一份安心与健康。




编辑:付建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聚焦主责主业 ,山东省属国企清退65户非主业企业,
·> 补贴6.4亿实现盈利,岚图汽车真的赚钱了吗
·> 山东这家上市公司20cm涨停后撇清 “核概念”,疑与 “蛇吞象” 收购有关
·> 通过港交所聆讯!八马茶业“礼盒经济学”将迎大考
·> 毛利率90%的企查查,职工薪酬行业“倒数”?
·> 用友网络被暂停军采,王文京控股其他企业被同步暂停
·> 贵金属集体狂飙!年内已有4只黄金股翻倍,涨幅最高的是山东这家企业
·> 山东这只年涨500%大牛股又现“20cm”涨停,发生了什么?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5182043号-1 公安备案号:鲁公网安备3701000200029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20027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