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至31日,第四届儒商大会在济南启幕。自2018年创办以来,这一高能级开放合作平台,已成为“孔孟之乡”面向全球弘扬儒家文化、深化经贸合作的重要品牌。
儒商大会既是一场产业盛会,更是一扇观察山东高质量发展的窗口。
今年的大会主题“厚道儒商 向新而行”,既有齐鲁文化的温度,也有产业转型的力度。
山东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誉,儒家思想是天下儒商共同的精神家园。当下,山东正加快建设现代化强省,儒商文化也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坐标。
“厚道儒商 向新而行”这一主题的提出,是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的再度融合——“厚道”代表诚实守信的商业品格,“向新”指向生产力的跃迁路径。
山东在产业结构调整与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更需要这样的支撑力。这种商业精神,正在成为地方营商环境的无形资产。
从这个角度看,儒商大会的意义已超出“招商引资”的范畴。它不仅是弘扬儒商精神、传承企业家文化的重要平台,更是汇聚海内外儒商力量、推动创新创业的强大引擎。
与前三届相比,本届儒商大会的关键词更具“产业逻辑”。11场“双招双引”活动中,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新兴产业占据主线。大会期间,山东省标志性产业链招商图谱和山东省招商标识将同步发布,一批内外资项目将签约落地。
项目合作更加聚焦“新质生产力”,更注重内外资的深度融合,集中签约项目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金融服务等领域。
本届大会还聚焦儒商新群体。围绕儒家文化圈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邀请港澳、日韩、东盟等地区商协会和企业代表参会,策划举办中新(新加坡)、中日等系列招商专场活动。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中新可持续发展合作交流会暨济南城市推介会、2025山东与日本产业发展对接会等专题活动,立足山东产业优势和国际合作新趋势,拓宽了开放合作的空间。
招商方式也在升级。大会充分调动在鲁高校校友资源,邀请山东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组织校友“双招双引”活动。同时,举办金融创新支持山东高水平开放对接会,探索资本招商新路径。
这些活动的背后,也是山东经济版图的深层变化。儒商大会正成为山东产业体系更新与开放格局重塑的风向标,加快培育和布局“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竞争力的形成。
“厚道儒商 向新而行”,不仅是对儒家思想的现代阐释,更是对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集中表达。山东正以更开放的姿态,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中加速前行。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孙罗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