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查查App显示,近日,青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成立,注册地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法定代表人为张云翰,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通用应用系统等。
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青岛数据集团有限公司、青岛高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持股。其中,青岛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持股70%,认缴出资额为7000万元;青岛高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持股30%,认缴出资额3000万元。青岛数据集团有限公司由青岛市属国企青岛华通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100%持股,青岛高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由县(区)属国企青岛崂山科技创新发展集团有限公司100%持股。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青岛市高水平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将人工智能列为全市“10+1”创新型产业体系的先导产业,构建涵盖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的完整产业链。2024年,青岛出台《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围绕实施算力设施“强基”、算法模型“铸魂”、数据要素“提质”、核心产业“固链”、创新平台“领航”、产业生态“聚力”、场景应用“赋能”7大行动,加快推进26项重点任务,全市人工智能产业规上企业超过300家,营业收入突破720亿元,取得了算力基建提质增效、数据要素不断汇聚、产业生态持续优化、应用场景加速拓展等一系列成果。
为进一步完善算力、模型、数据、场景等核心要素支撑,青岛出台了《青岛市支持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政策清单(第一批)》,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重点从核心要素供给、产业创新体系构建、产业发展生态营造3个方面强化支持,具体包含提供普惠算力服务、增强模型创新能力、推进开源生态建设、打造行业应用基地、支持关键技术突破、支持创新平台建设等12项细化政策措施。
据悉,青岛市聚焦垂直大模型、智算平台、智慧家庭等领域,高水平建设17个省级以上人工智能创新平台,新落户浪潮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关村人工智能产业中试创新平台等一批引领型平台机构,海尔“工业大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融合3900多个机理模型与200多个工业大模型,推理准确率达到96%,已在家电、汽车等行业落地。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