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上医局
重阳敬老,护眸正当时:警惕“糖网”偷袭,让父母看见更多美好!
来源:齐鲁壹点   加入时间:2025-10-28 10:48:02  

岁岁重阳,敬老情长。在这个牵挂长辈健康的节日来临之际,视力健康尤其值得关注。对许多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一种被称为“无声视力杀手”的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正悄悄威胁着他们的光明。

今天,《壹点问医》特邀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山东省眼科医院)副院长、眼底病科学术带头人原公强,为中老年朋友全面科普这一疾病,守住清晰“视”界。

认识“糖网”:

最容易被忽视的“眼疾”

“糖网”是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经常因早期无症状被忽视,一旦出现症状,就已经是中晚期,造成不可逆的视功能损伤,直至致盲。

原教授介绍,大家都知道高血糖会损伤全身血管,其实眼底视网膜的微小血管也不例外。血糖持续升高,会破坏这些血管,导致视网膜缺血缺氧,进而刺激产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这些因子会引发两大问题:一是催生管壁脆弱的新生血管,容易破裂出血,严重时可致盲;二是会造成血管渗漏,刺激黄斑发生水肿,造成严重视力障碍。

 关于“糖网”的发病规模,原教授补充道:曾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中,每4人就有1人患视网膜病变,且糖尿病病程越长,“糖网”患病率越高。糖尿病发病后10年,患病率达25%,发病20年升至50%,发病30年更是高达90%。“糖网”还是20-65岁劳动群体主要致盲原因,糖尿病患者失明风险是正常人的25倍。

“糖网”信号:

早期“无声无息”,发现就是中晚期

“糖网”的可怕之处,在于早期“无声无息”,患者眼睛不疼不红,视力也正常,往往要发展到中晚期才会出现症状。

国内将“糖网”分为6期,3期起为重度非增殖期,4期眼内开始出现新生血管,有大量出血、视力骤降的风险,6期则会出现视网膜脱离,导致严重视力受损。

往往要到这个时候,患者才会感到视物模糊、眼前有黑影飘动、视物变形,最终可能发生血管破裂出血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中老年朋友常将这些症状误认为是年龄增长的正常生理现象,很容易延误治疗时机。

诊断“糖网”:

四步排查,明确病情

如何诊断是否患有“糖网”呢?原教授介绍,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步骤来判断:

1、了解既往病史,包括糖尿病持续时间、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是否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等。

2、进行眼底检查,通过眼底照相,观察视网膜是否有微血管瘤、点状出血、渗出物,或是纤维组织增生、视网膜脱离等表现,据此初步诊断。

3、开展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能发现不同程度的视网膜微血管瘤、血管闭塞、新生血管及荧光渗漏,对确诊有决定性价值。

4、结合其他检查,如B超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为后续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治疗“糖网”:

多管齐下,保住视力是关键

大家更为关心的,还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目前这种病有哪几种治疗方式?原教授给出明确解答:“糖网”以综合治疗为主,核心是防止视力丧失,常见治疗方式有四种:

1、使用改善眼底微循环的药物,缓解视网膜血管病变。

2、眼内注射抗新生血管生长因子,这是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最有效的方法,能让大部分水肿消退,稳定甚至改善视力。

3、激光治疗,可用于控制眼底出血,稳定眼底病情。

4、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当出血量极大、牵拉视网膜脱离,严重影响视力时,需通过手术治疗。

预防“糖网”:

定期检查+控糖,90%能防失明

患者确诊糖尿病后,应什么时候去检查眼底,多长时间复查一次呢?

原教授介绍,“糖网”是可防控、可避免致盲的眼病,做到早期筛查、及时治疗、长期随访,90%的患者能不失明,其中定期检查眼底是最好的预防方法。

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检查时间和频率不同:

1型糖尿病:青春期前发病者,12岁开始每年查一次;青春期后确诊者,5年内必须做第一次检查。

2型糖尿病:确诊后尽快做散瞳眼科检查,未出现病变者1-2年查一次;已出现病变者,轻度每年查一次,中度每3-6个月查一次,重度需遵医嘱检查。

糖尿病女性计划妊娠和妊娠早期,需做全面眼科检查,妊娠期密切随访。

同时,严格控制血糖是防治根本。血糖控制好的患者,20年后仅约10%出现“糖网”,控制不佳者超80%会患病。此外,控制血压、血脂,保持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也能有效降低“糖网”发生发展的风险。

重阳佳节,守护长辈的光明,就是守护他们感知世界的美好。原教授呼吁,“糖网”虽险,但只要重视筛查、积极防控,就能有效降低风险。希望子女们多提醒家中糖尿病长辈,定期检查眼底,让他们在岁月中始终能清晰看见生活的风景。




编辑:付建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聚焦主责主业 ,山东省属国企清退65户非主业企业,
·> 补贴6.4亿实现盈利,岚图汽车真的赚钱了吗
·> 山东这家上市公司20cm涨停后撇清 “核概念”,疑与 “蛇吞象” 收购有关
·> 通过港交所聆讯!八马茶业“礼盒经济学”将迎大考
·> 毛利率90%的企查查,职工薪酬行业“倒数”?
·> 用友网络被暂停军采,王文京控股其他企业被同步暂停
·> 贵金属集体狂飙!年内已有4只黄金股翻倍,涨幅最高的是山东这家企业
·> 山东这只年涨500%大牛股又现“20cm”涨停,发生了什么?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5182043号-1 公安备案号:鲁公网安备3701000200029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20027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