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当病情急性发作时,及时正确的用药对于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了解冠心病急救用药知识,无论是您是患者还是其家属,都能在紧急时刻发挥关键作用。
冬季作为心血管疾病高发期,下面将为您介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常见的五种急救药物。
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是冠心病发作时常用的急救药物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同时还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从而缓解心绞痛症状。
当患者出现胸痛、胸闷等心绞痛发作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坐下或躺下休息,然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一般来说,0.5毫克一片的硝酸甘油,可每隔 5 分钟重复含服一次,最多不超过 3 次。含服硝酸甘油后,可能会出现头痛、面部潮红、低血压等不良反应,但这些症状通常会在短时间内自行缓解。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含服硝酸甘油后症状无明显缓解,可能提示病情较为严重,应立即呼叫急救人员。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在冠心病急救中也具有重要地位。它属于抗血小板药物,能够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从而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
阿司匹林并不作为急救首选药,但在怀疑急性心肌梗死发作,且没有其他应急药物时,应尽快嚼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50 - 300毫克。阿司匹林肠溶片通常需要在肠道内溶解吸收,但在紧急情况下,为加快吸收,可以嚼服使其更快地发挥作用。
但是,阿司匹林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胃肠道刺激,可能导致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等,还因阿司匹林有抗凝作用,有凝血功能障碍或是有出血现象的患者,应避免使用。
麝香保心丸
芳香温通,益气强心。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心前区疼痛、固定不移;心肌缺血所致的心绞痛、心肌梗死见上述证候者。既能用于气滞血瘀证,又能作为发作时用药。
口服。一次1 - 2丸,一日3次。在急性心绞痛发作时,可采用舌下含服的方式。舌下含服能使药物通过舌下丰富的毛细血管直接吸收入血,更快地发挥药效。一次2 - 4丸,症状缓解后可按常规方法口服。
麝香保心丸属于益气活血类,不能与镇静药配伍,或与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药等。不宜与洋地黄类(地高辛)药物同用。
孕妇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运动员慎用。老年人和儿童使用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剂量。
速效救心丸
行气活血,祛瘀止痛,增加冠脉血流量,缓解心绞痛。用于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药性偏温,适合具有四肢不温的患者。
含服。一次4-6丸;极性发作时,一次10-15丸。若症状尚未缓解,可在5-10分钟后再含服一次。
需注意的是,含服时最好采取坐姿,这样可以避免因血管扩张而导致的低血压引起头晕、摔倒等情况。寒凝血瘀、阴虚血瘀胸痹心痛不宜单用。在治疗期间,心绞痛持续发作,宜加用硝酸酯类药。
复方丹参滴丸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药性偏寒凉,更适合体质偏热的患者。
口服或舌下含服。一次10丸,一日3次,28天为一个疗程;或遵医嘱。在急性发作时采用舌下含服。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患者服药后有消化道反应,建议舌下含服或饭后服用。对于有出血倾向或使用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需谨慎使用本品。成分中具有丹参,避免引起十八反,不建议与藜芦合用。复方丹参片不可替代。
药师小贴士:
冠心病急救用药是一个复杂且严谨的过程,每种药物都有其特定的作用机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在日常生活中,冠心病患者及其家属应了解这些常用急救药物的基本知识,并确保药物的妥善保存和定期更换,以防药物过期失效。同时,一旦发生冠心病急性发作,在自行用药的基础上,务必尽快呼叫急救人员,以便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掌握急救用药知识是应对突发状况的重要保障,而这也需要医生、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努力,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为患者的心脏健康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