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山东“丝路国家主题周”活动上,主播正推荐“丝路好品” 杜杨 摄
10月17日启动的以“丝路云购·惠享齐鲁”为主题的2025山东“丝路国家主题周”活动上,主办单位山东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熊云泽在致辞中表示,本次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丝路电商”战略、深化与伙伴国经贸合作的“山东实践”,也是发挥山东优势,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山东行动”。
据了解,近几年来,山东在青岛创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并举行上合组织电子商务工作组会议、“上合云品好品山东”直播等专题活动,为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贡献电商力量。而本次活动又是通过“以电商为纽带”“以直播为媒”“以合作为舟”的三维路径,构建起丝路国家经贸互通、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新生态,为山东电商引来了“新流量”。
以电商为纽带:织密“双向流通”网络
一提起“丝路国家”,多数人首先想到的画面,必然是沙漠与骆驼。实际上本次活动现场,沙漠与骆驼的元素也是随处可见,可以说骆驼便是传统丝绸之路的联通渠道之一。
时下已经是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新时代的丝绸之路必然有了全新的渠道联通。同时为推动构建全球数字合作新格局,商务部会同各方,深入推进政策交流、产业对接、地方合作、能力建设等多方面务实合作,启动“丝路电商惠全球”主题活动,“丝路电商”已然成为新时代丝绸之路国家的重要联通渠道。
实际上在本次活动中,连接“丝路国家”与山东市场的核心载体正是“电商”,其纽带作用体现在“全渠道布局、硬支撑保障、高实效验证”三个维度,既打通商品流通的“最后一公里”,也筑牢长期合作的“基础设施网”。
据介绍,本次活动构建了“线上专属展区+线下场景体验”的立体化展销体系,实现丝路好物与山东市场的“无缝对接”。线上层面,在天猫、抖音等国民级平台开设“丝路云购”专属展区,借助平台流量优势触达上亿山东消费者;线下层面,设置选品对接区、专场直播间及泉城好品直播电商基地展销区,既为“丝路企业”提供“面对面”的产品展示窗口,也为国内采购商、主播团队搭建精准对接场景。
此外在政策端,商务部已与36个伙伴国建立双边电商合作机制,开展上合组织、金砖国家、中国—东盟等多边合作,为跨境电商打通“政策壁垒”。在基建端,山东拥有青岛、济南、威海、烟台等多个国家级跨境电商综试区,实现“一次申报、双边通关”、物流信息共享,大幅提升通关效率;济南作为黄河流域重要中心城市,依托泉城好品直播电商基地等平台,为电商交易提供“仓储、展示、直播、物流”一体化服务。
电商的纽带作用直接成就了外贸数据的增长!中国已连续12年成为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2025年前三季度跨境电商进口增长5.9%,为“丝路国家”优质商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广阔空间,也为“山东制造”“济南好品”出海奠定了市场基础。
以直播为媒:多维度激活丝路电商
直播电商是数字经济的“新范式”,通过主播实时导购与用户互动,结合“娱乐+营销”属性,极大增强了购物趣味性。
在本次活动现场,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现场设有多个直播摊位,摊位上的主播正在卖力推介“丝路好物”,而另一些不在摊位的主播干脆以“探店”形式,推荐整个“丝路云购·惠享齐鲁”活动。相关专家认为,本次活动中直播成为连接“丝路好物”与消费者的“情感桥梁”,通过“场景创新、资源整合、效果转化”的深度融合,让贸易从“商品交易”升级为“文化与品质的传递”。
据介绍,本次活动打造“沉浸式原产地场景”——在整个活动周期内,带领主播团队深入丝路国家特产馆、国内保税仓、山东产业带,开展“原产地探秘”系列直播,通过镜头展示土耳其坚果的种植加工、伊朗藏红花的采摘工艺、山东滋补品的生产流程,让消费者直观看到商品“从产地到货架”的全过程,解决跨境商品“品质存疑”的核心痛点。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活动还明确提出“将流量转化为销量,将关注度转化为美誉度”的目标。分析认为,从短期来看,通过直播的即时互动性,可以快速拉动丝路商品在山东市场的销量,让企业直观看到合作效益;而长期来看,通过直播传递丝路国家的文化特色与山东企业的品牌理念(如“好品山东”的品质承诺),可以实现“商品交易”向“文化交流+品牌认可”的升级。
以合作为舟:构建丝路电商长效生态
如上所述,本次活动是“丝路电商”的建设成果之一,也是商务部2025“丝路电商惠全球”主题系列活动之一。
据介绍,“丝路电商”的核心在于互联互通与互利共赢,而本次活动正是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制度保障”,将单次活动升级为“可持续、有活力、见实效”的国际合作平台,体现出“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本次活动从“交易”向“合作”延伸,重点搭建了“交流洽谈区”,为“丝路国家”使节、企业家、山东企业提供“面对面沟通”的场景。洽谈区的核心功能是“撮合长期合作”——不仅是“买货卖货”的即时对接,更包括跨境电商供应链合作、品牌代理、产业协同等深度合作。同时,作为项目承办方的济南市也明确提出“全力做好服务保障”,通过优化活动流程、提供翻译服务、协助对接政策等,降低企业合作的“沟通成本”,让各方能够聚焦“合作内容”而非“流程琐事”,这种“服务型政府”的定位,为合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全面推进制度型开放,与新加坡、马来西亚开展“一次申报,双边通关”合作,与哈萨克斯坦实现物流信息共享,与乌兹别克斯坦、塞尔维亚等共建国际智库联盟,开展规则标准联合研究。
此外,本次活动更注重为“丝路国家”提供“数字化能力支撑”,确保合作的可持续性:通过交流洽谈区推动山东电商企业与“丝路国家”企业分享运营经验,协助“丝路国家”搭建本土电商平台,培养电商人才,从“输血”式合作(单纯买卖商品)升级为“造血”式合作(提升本土数字化能力),这是构建长效合作生态的关键。
相关专家认为,2025山东“丝路国家主题周”以“电商为纽”夯实流通基础,以“直播为媒”激活消费动能,以“合作为舟”构建长效生态,既体现了山东作为“丝路电商”实践高地的优势,也紧扣国家“丝路电商惠全球”的战略部署,为“丝路国家”经贸合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山东方案。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杜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