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6日,由山东省商务厅、青岛市人民政府、山东广播电视台共同主办的“数商兴农 惠购齐鲁”2025数商兴农暨九九网购节,在青岛莱西启动。
近年来,商务部持续深化“数商兴农”工作,推动数字化赋能农特产业转型发展。本次网购节的举办地——青岛莱西,也在“数商兴农”方面做了大量积极的探索与实践,通过解答“怎么卖”“卖什么”“谁来卖”“放心卖”四个问题,走出一条“数商兴农促振兴”的县域共富路径。
“怎么卖”?重构价值新闭环
山东省是全国农业大省,农业根基扎实、优势突出,粮菜果、肉蛋奶、水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莱西则坐拥70余类优质特色农产品的丰富资源。
然而,长期以来,农产品面临“好果囿于线下、丰产难丰收”的困境,即便是电商普及的当下,农村电商主体仍然普遍缺乏平台操作、数据分析、直播运营等技能。不少农户对电商平台规则不熟悉,对新兴销售模式(如社群团购、预售定制等)的接受度低,许多人仍依赖线下批发商。
为有效破解农产品“销售难”“怎么卖”等问题,莱西有关方面探索实施了“平台+共富公司+新农人”发展路径,打造了“新农人—数字供应链—全域渠道”价值闭环。
首先,莱西依托拥有优质农业产业基础的优势,与京东、淘天、抖音等平台建立了常态化对接机制,搭建“平台—企业”直通渠道,助推“莱西好品”全域拓展。其次,整合分散地块,将分散农户与电商蓝海紧密联结,创新“龙头企业+农业园区+共富公司”模式,涌现出莱西美农商贸公司联合河头店镇共富公司等一批典型案例,全市97家共富公司累计助农增收超3亿元,实现了品牌化与价值跃升,展现了“数商兴农”标杆价值。第三是培育10余位“新农人”、打造省级电商直播基地2家、省级直播电商企业4家,聚焦农产品上行与乡村特色产品推广,推动本地特色农产品触电上网,形成“培育一人、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乘数效应。
“卖什么?”践行产业跃迁路径
农村电商应该“卖什么”?表面上看,众多电商卖的都是农产品,但失败的案例居多:有的盲目跟风销售网红农产品,但因气候、土壤条件不匹配导致品质不佳;有的销售当地地理标志产品,却因分级、包装、品控缺乏统一标准,导致消费者投诉率居高不下;还有的因为缺乏相关加工企业和技术支持,使得农产品深加工率低,附加值难以提升。
莱西方面通过实践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农村电商最终赢得市场的绝不仅是卖产品,更是卖品牌、卖文化、卖信任,最终实现产业重塑,而不只局限于销售!为此,他们为传统企业摸索了一条“触网—升维—跨越”的进阶路径,最终践行“品牌化—数字化—资本化”的产业跃迁路径。
首先,推动一批农村电商企业从“幕后”走到“台前”,通过品牌化运作,突破了传统农业的价值天花板。其次,对供应链进行深度数字化改造,建立“以销定产、以流定仓”的现代流通体系,深刻践行数字化是效率革命的核心这一理念。上述成功的案例让市场看到了莱西产业的价值,吸引了更多社会资本和“金融活水”关注莱西,为产业持续升级注入强劲动力,实现了莱西农村电商的可持续发展。
“谁来卖”?筑牢人才支撑体系
农村电商起步之初,“不会干、不敢干”是普遍心态。这也难怪,因为农村电商亟需既懂农业又懂互联网的复合型人才,然而当下的农村年轻人外流严重,不少网店高薪都聘不到合适的人才。还有传统的农村产业结构合作松散,资源整合不足,尤其是供销社、邮政等传统主体转型缓慢,未能有效衔接生产端与消费端。再就是农村电商主体与外部资源对接渠道也有限,多重问题导致农村电商缺乏产业人才支撑。
针对这种情况,莱西把“谁来卖”作为破冰口——实施“村播计划”“带头人倍增”行动,让村书记、返乡青年、种养大户轮番进直播间,做成“看得见的样本”。
首先是培育村播矩阵,打造一批具有鲜明辨识度的本土达人,通过“田间讲解+溯源直播”等方式,带动农产品销售额增,同时将相关短视频打造成爆款。其次是树立创业标杆,尤其是具有成功经验的农村电商带头人,激发返乡青年、传统商户电商创业热情。再次是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教育—实践—就业”生态闭环,开设“电商订单班”,根据市场需求定制课程体系,通过“理论教学+企业实习”的培养模式,实现学生“毕业即上岗”。目前,已累计为企业定向输送专业对口人才1000余人。最后是联合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共建农村直播基地10余处,推动平台联育,助力学员全面提升数字营销能力。
“放心卖”!营造优质发展环境
莱西始终把营商环境作为“第一竞争力”,以“法治、服务、生态”托底,让数商企业和农户农人在莱西“放心卖”。
首先是组建“我莱办”金牌服务团队,开展“法治行”问诊60余次,为电商企业解决诉求100余项,涉企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30%。其次,打破部门壁垒,设立电商服务专窗,实现“一口响应、全链解决”,企业开办时限压缩至半天。依托电商协会,每年常态化举办供应链对接会、创业沙龙等活动,为创业者提供技术交流与资源对接渠道,实现生态共享。
莱西方面表示,今后将持续践行“数商兴农”战略,聚焦“富民强市”目标,聚力“优机制、强产业、壮队伍、活生态”,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不断丰富发展“数商兴农”莱西实践,为商农旅融合创新续写新篇。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杜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