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海新能科(300072.SZ)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山东三聚生物能源有限公司(下称“山东三聚”)近日取得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能源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四部委关于同意山东省日照市开展生物航油“白名单”出口先行先试的批复。
批复主要内容显示,经核定,山东三聚在最大生产生物航油工况下,可年产生物航油15.8万吨,允许山东三聚依据2025年实际生物航油产量在其核定产能范围内申领2025年生物航油(27101911)出口许可证。
公开信息显示,山东三聚成立于2016年,位于山东省日照市,注册资本4.55亿元,法定代表人朱国银。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废弃动植物油脂、植物焦油、废机油、废润滑油回收、加工(处理后的油脂仅限工业用);生物油脂及其制成品、液体蜡、润滑油基础油、液体石蜡、甘油、丙二醇、添加剂的生产、仓储和销售,动植物油脂加工、生物质能源、催化剂技术及成套设备的研发、推广、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转让;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化学品)销售;自营和代理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
从股权结构看,海新能科持有山东三聚84.62%的股权外,莒县金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有15.38%的股权。
山东三聚的官网显示,公司主产业为40万吨/年生物能源的生产加工,是山东省第二届儒商大会签约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4.33亿元,占地面积542亩,主要包含40万吨/年生物燃料加氢装置、配套制氢装置、污水处理装置和罐区、装卸车台等公用工程辅助设施。该项目使用棕榈酸化油、酸败油、潲水油、木焦油等废弃动植物油脂为原料,生产HVO、生物航空燃料、生物液化气、高档生物溶剂油等新型清洁生物能源。
山东三聚40万吨/年生物能源项目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新型能源项目,属于山东省“十强”产业中的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化工产业。项目正式启动生产后,每年可产出生物柴油40万吨,实现营业收入32亿元,利润5.7亿元,税收1亿元,将在莒县形成全国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生物能源产业基地,成为全国绿色能源战略产业示范区及碳减排示范区。

据媒体报道,今年6月份山东三聚20万吨/年生物柴油异构项目可持续航空燃料产品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正式宣布进军可持续航天燃料赛道。山东三聚目前已建成国内技术领先、运行稳定的生物航煤生产装置,成为山东省第一家布局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生产的企业。
据介绍,可持续航空燃料以可再生资源作为原料,经过炼制和加工后得到,可以替代石化基燃料。与传统航煤相比,SAF可实现全生命周期内减少80%—90%二氧化碳排放,是2050年以前实现国际航空业净零排放的主要技术路线。
据了解,2024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民航局正式启动SAF应用试点,将由国航、东航、南航从北京大兴、成都双流、郑州新郑、宁波栎社机场起飞的12个航班开始加注SAF,旨在推动SAF燃料的产业化发展和规模化应用,为民航业的绿色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海新能科在公告中表示,此举有利于提升公司产品国际竞争力,拓展海外市场,对业务发展形成积极影响。但公司尚无法预测具体影响,将根据市场变化及监管要求安排产销,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海新能科官网显示,公司成立于1997年,201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北京市海淀区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控股上市公司。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刘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