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5日,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拉开帷幕。本届广交会于10月15日至11月4日在广州分三期举办,线下展览总面积达155万平方米,吸引了超3.3万家企业参展。作为外贸大省,本届广交会山东按照三个交易团(山东省交易团、济南市交易团、青岛市交易团)架构组团参展,参展企业总数、展位总数继续保持增长,参展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经济导报记者分析了近几届广交会的相关数据后发现,山东参展规模持续扩大、“新质生产力”逐渐成为展会主导。而通过历届广交会,也不难看出山东在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突出成就,以及山东经济的“硬实力”。
参会规模稳中有升
2023年10月15日—11月4日,第134届广交会举行。本届广交会山东按省、济南、青岛三个交易团架构组团参会,合计参展企业2954家次,展位4833个。值得注意的是,山东省交易团首次参展的企业有392家,占全部参展企业的20%。此外,青岛市意向成交额超8亿美元,订单6000余笔。
到了2024年,山东依然按照三个交易团架构组团参加第136届广交会,合计参展企业2900家,较上届增加189家;展位5236个,较上届增加263个。其中青岛市交易团参展企业837家,展位1275个,品牌展位254个。整个广交会期间,山东全省意向成交额17.7亿美元,同比增长2.6%,接待采购商12.4万人次。
在2025年4月15日—5月5日举行的第137届广交会上,山东参会架构不变,全省参展企业2994家,展位5345个,均创历史新高,位列全国第四、第五位。
而10月15日刚刚开幕的第138届广交会,山东参会架构依然不变,参展企业共3149家,展位总数5470个,参展企业总数、展位总数继续保持增长,参展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从历年来参加广交会的企业、展位数量来看,山东参会规模一直在增长,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大,凸显外贸大省地位。
创新驱动成增长关键
在第134届广交会上,山东传统制造业实力尽显,尤其是青岛交易团,机电、建材、家居等领域表现突出。到了2024年4月15日—5月5日举行的第135届广交会上,山东集中展示的家居、建材等产品中,创新低碳产品占比超20%,已然成为一种趋势。
到了第136届广交会,展会三期更是分别聚焦“先进制造”“品质家居”“美好生活”题材,“向新”态势明显;山东参展企业中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称号的新质生产力企业占比超30%。
第137届广交会,企业现场展示产品超455万件,其中绿色低碳产品88万件、智能产品32万件。而山东参会的企业也是顺应大势,新质生产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 “小巨人”)占比近 30%,重点展示高端装备、智能机器人等;其中遨博智能机器人公司预计成交额突破500万美元,其咖啡机器人吸引20多国采购商咨询。
在刚刚开幕的第138届广交会上,山东参展企业中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称号的新质生产力企业占比近40%;参展展品中,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等产品数量较上届广交会增加了近20%,展品的含新量、含金量、含绿量进一步提升。
新兴市场持续开拓中
参加第134届广交会的采购商,注册人数达到15万人,其中欧洲采购商增长19.1%,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采购商数量增长达33.6%,RCEP国家增长21.3%。
与此同时,山东省商务厅决定实施“好品山东 鲁贸全球”市场拓展行动,把握东盟、中亚、中东、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机遇,全力以赴拓展新兴市场。
而后,在第136届广交会召开前的2024年10月14日,山东商务厅在广州成功举办“好品山东 鲁贸全球”国际精准采购对接会,现场成交达133万美元,意向成交额超700万美元。而在当届广交会上,面向全球采购商,山东充分展示了在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最新成果,进一步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叫响“山东好品 鲁贸全球”品牌,助推山东外贸高质量发展。
到了2025年10月14日,山东省商务厅再次举办“万企出海 鲁贸全球” 精准采购对接会,吸引了近百名境外采购商,现场达成意向成交额500余万美元。下一步,山东还将持续用好广交会等高能级平台,深入落实“万企出海 鲁贸全球”国际市场开拓计划,不断优化外贸结构、提升贸易质量,为全省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注入持久动力。
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倪艳亭表示,面对国际经贸环境的不确定性,广交会的稳定举办将为全球贸易注入信心。山东省企业积极参展,展位数量稳居全国前列,通过展会山东积极向全球展示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智能终端等领域的最新成果,精准对接来自东欧、非洲、东盟等地区的专业采购商,为“万企出海 鲁贸全球”、持续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注入强劲动力,同时为山东企业布局优化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创造有利条件。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杜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