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投资类基金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持科技创新,着力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推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2025年国办1号文聚焦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突出了耐心资本的地位与作用。
山东省两会期间,耐心资本成为政协委员们热议的关键词。作为经济大省,山东正处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实现“走在前、挑大梁”,如何加快发展耐心资本?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规划所所长刘德军委员建议,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促进产融深度结合。
AIC股权投资基金陆续落地山东
刚刚过去的一年,在一系列鼓励和引导耐心资本的政策激励下,多只AIC(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基金落地山东,为山东资本市场发展、资本和产业融合注入新动力。
例如,2024年10月24日,青岛城投集团创投公司与工银资本、青岛自贸区管委会、青岛财通集团、青岛地铁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达成AIC股权投资试点基金合作意向,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30亿元的青岛集成电路产业基金。该基金首期规模10亿元,围绕集成电路链主企业产业链投资,为青岛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提供资本保障,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产业领军企业,这一基金也是目前山东省落地规模居首的AIC股权投资基金,标志着耐心资本对青岛市战略新兴产业的支持。
2024年12月30日,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与中国银行旗下中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推动“济南中瀛国惠扶摇壹号股权投资基金”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注册成立,这是黄河流域首只AIC股权投资基金,基金规模10亿元,将聚焦济南四大主导产业,通过股权投资为数字经济、科技创新赋能,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耐心资本落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青岛城投集团创投公司累计设立基金42只,撬动社会资金超200亿元,其中在集成电路领域已投资93个项目,投资金额超过110亿元,推动思锐智能、天仁微纳、科凯电子等青岛集成电路企业发展壮大的耐心资本,还担当了吸引聚能创芯、聚能晶圆、矽昌通信、泰睿思封测等长三角地区优质企业落户青岛的战略资本的角色。
刘德军在调研中发现,山东对耐心资本的政策全面性和系统性支持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鼓励市场创新和保护投资者权益方面。“深圳、合肥等地推出了耐心资本政策,并围绕吸引耐心资本落地,制定了相应的税收优惠、财政补贴、风险补偿等政策,山东可以借鉴。”他表示,除了出台相关政策文件,还应挖掘和树立一批耐心资本投资典型,激励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者参与到耐心资本投资中来,为耐心资本打造更好的投资土壤。
拓宽资金来源 聚焦优势产业链
“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是耐心资本快速发展的前提,应加快建立国有资金主导、社会资本主体、多种资本形式共同投入的体制,多渠道拓展资金来源。”刘德军建议。
引导国有资本积极投入。省级层面可以设立耐心资本投资基金,吸引国有资本、政府投资基金、社会保障基金、保险资金等参与,合理确定政府投资基金存续期,发挥基金作为耐心资本的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作用。
大力吸引社会资本竞相投入。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耐心资本领域。比如,可以设立耐心资本投资引导基金,对社会资本参与耐心资本投资给予一定的引导和支持。
加大金融创新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耐心资本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比如,可以发展长期股权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为耐心资本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
让耐心资本落地是第一步,之后关键的一步是采取切实的措施推进产业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刘德军建议,围绕促进产融深度结合,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继续搭建产业与金融的对接平台,促进产业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根据山东省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向,聚焦重点产业领域,举办产业与金融对接会、项目推介会等活动,让产业项目与金融机构面对面交流,引导耐心资本向这些领域集中。
鼓励金融机构围绕产业链开展金融服务,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综合性的金融支持。聚焦山东11条优势产业链和战略性产业发展集群,加快发展供应链金融、产业链金融等,为产业链企业提供融资、结算、保险等服务。
打造耐心资本生态圈。引导和加强包括投资机构、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中介服务机构等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打造投资机构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科研机构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政府部门提供政策支持,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法律、财务、咨询服务的完整耐心资本生态圈,形成各市场主体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局面。
建立预警和容错机制
由于新质生产力领域的技术需要成长,在技术研发和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不可预见的困难和失败,因此,刘德军委员提醒,必须建立风险防范和分担机制。
建立耐心资本信息平台。整合耐心资本投资机构、投资项目、企业需求等信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耐心资本投资进行分析和预测,为投资者和企业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建立风险分担机制。目前耐心资本多为逆周期布局,风险分担机制方面还不够完善,需要政府牵头构建新型的风险分担机制。
建立耐心资本容错免责机制。需要尽快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完善考核机制,设置合理的容错率,推动国资出资成为更有担当的耐心资本,实现耐心资本长期陪伴的价值回报。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初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