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的《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落地“满月”。据不完全统计,一个月以来,A股市场已有40余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就加强市值管理密集发声。
据了解,《意见》提出包括着力提高上市公司发展质量、积极开展有利于提高投资价值的并购重组、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全面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主动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稳定投资者回报预期、完善增强投资者信心的制度安排、健全市值管理工作制度机制、严守依法合规底线等九条措施。
市值是上市公司价值内在的集中体现,市值管理的核心路径是着力提升公司内在价值。展望2025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需找到影响公司市值的关键要素与变量,运用相关工具进行合规合法的市值管理实践,进一步提升股东回报。
《意见》还提到,中央企业要从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投资者回报、股票回购增持等六方面改进和加强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
对于股价不能反映公司内在价值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未来,这类公司要着重提高自身价值实现能力,重视资本市场反馈,结合实际情况依法合规运用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投资者回报、股票回购增持等方式,合理引导预期,传递公司价值,推动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合理反映上市公司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自《意见》发布以来,多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积极响应,纷纷出台市值管理的具体措施。中国汽研透露,公司拟于2025年1月20日实施2024年前三季度权益分配。中国巨石称,公司股东增持计划正在实施中。节能风电表示,公司将积极探索其他有效的市值管理手段,根据实际情况和战略需求,审慎评估并决定是否采用银行贷款进行股票回购。新能泰山表示,公司不断加强投资者关系维护,通过信息披露、来访接待、邀请访问、业绩说明、股东大会等形式,加强公司与投资者的有效沟通,增进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切实保障广大投资者权益。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于婉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