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导报原创
经导财评|金融监管“长牙带刺”,抓大也不能放小
来源:大众报业·经济导报   加入时间:2024-1-31 17:21:35  

  经济导报记者 段海涛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1月30日对外公布了2024年的重点工作任务,并表示2024年要坚决做到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相对于更引人瞩目的“大人物”“大案件”,记者认为,金融领域与老百姓联系更紧密的“小角色”“灰色地带”,更不能放松监管要求。

  如今,我国已成为重要的世界金融大国,拥有全球最大的银行体系,第二大保险、股票和债券市场,外汇储备规模稳居世界第一,普惠金融走在世界前列,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但不可否认的是,个别监管人员、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把监管当做权力,把权力变成私器,把服务当做牟利工具,贪污腐败,吃拿卡要,损害企业和民众利益,严重破坏金融形象。

  针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金融监管总局不断加大惩处力度,去年前三季度共处罚银行保险机构2978家次,处罚责任人员5512人次,罚没合计63亿元。今年则提出,要紧盯“关键事”“关键人”“关键行为”,严格执法、敢于亮剑,做到一贯到底、一严到底、一查到底。

  其实,相对于银行、保险领域,消费金融领域、金融活动灰色地带以及一些非法金融活动,与老百姓的联系也不低、造成的损失也不小,更需要监管机构加快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

  在一些投诉网站上,消费者反映部分“金融公司”“金融产品”超利率放贷、违规催收的案例比比皆是,而现实生活中,带有“集资”“储值”性质的产品或行为,也被部分普通公司视为平常。而一旦产生损失,消费者往往投诉无门。

  这反映出,我们的金融监管,要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落实“管合法更要管非法”“管行业必须管风险”要求,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保持高压震慑态势。而这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中、文件里,而是要真真正正落到实处。

  当然,金融监管的目的,是更好地让金融企业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中小微企业、服务城乡广大居民而不是把金融企业管死,束缚住金融企业的手脚。因此,一定要注意金融监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编辑:史飞雪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聚焦主责主业 ,山东省属国企清退65户非主业企业,
·> 补贴6.4亿实现盈利,岚图汽车真的赚钱了吗
·> 山东这家上市公司20cm涨停后撇清 “核概念”,疑与 “蛇吞象” 收购有关
·> 通过港交所聆讯!八马茶业“礼盒经济学”将迎大考
·> 毛利率90%的企查查,职工薪酬行业“倒数”?
·> 用友网络被暂停军采,王文京控股其他企业被同步暂停
·> 贵金属集体狂飙!年内已有4只黄金股翻倍,涨幅最高的是山东这家企业
·> 山东这只年涨500%大牛股又现“20cm”涨停,发生了什么?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5182043号-1 公安备案号:鲁公网安备37010002000297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