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济导报记者 初磊
初秋渤海湾,海风送清凉,几天之后,“开海”丰收节将为烟台带来秋天的第一道鲜味。行走在山海之间,看得见的丰收景象却远远胜于舌尖上的鲜——烟台,这座全国低碳城市试点,在绿色能源建设方面已经走在了全省前列,初步构建起“核、风、光、氢、储、LNG”协同发展的新型能源体系,实现了“四个第一”。即发出了山东第一度核电、第一度海上风电,形成了山东第一的清洁能源装机容量,海阳成为全国第一个“零碳”供暖城市,全市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200万千瓦、占全省的1/7,清洁能源占比达到一半以上,正在加快建设总投资近7000亿元的四大千万级新能源基地——千万千瓦级核电基地、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千万千瓦级海上光伏基地以及千万吨级接卸能力LNG基地。
绿色、低碳给市民们带来的幸福感,早已不止是味蕾,而是高质量生活的方方面面。长岛区居民站在岛上看风景,也看南来北往的旅客,他们说,我们的家园是正在建设中的国际零碳岛,在国际上还无先例。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将永久落址烟台,让一座岛、一座海滨城迎来未来发展的“高光”起点。这个起点,恰逢山东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开局之年,意义重大,凝结着山东聚全球资本、技术、人才的发展决心和愿力。
今年5月22日,长岛国际零碳岛研究工作正式启动后,在3位院士的领衔下,各科研团队已吸纳了我国海洋“双碳”领域的顶尖人才,以碳汇现状、碳汇增汇、清洁能源替代、减污降碳、零碳旅游等八个重点为研究方向,以高标准建设国际零碳岛为目标,加快形成科研成果。
绿色城市、绿色能源、绿色制造、绿色金属,“绿”不止是中国审美意义上的生机昂然,还在山东持续深化新旧动能转换路上,被赋予了增长方式、能源结构的变化,于变化中把握先机,在主动探索示范中“挑大梁”。
当一批重大项目载“绿”而来,一批优秀机构乘势而立,一个个低碳工厂落成投产,一座座绿动新城焕颜而生,一个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强省,将会释放出巨大的发展能量,那一天的山东长岛,也会写满有“中国经验”的国际故事。
山海深处,低碳可循,未来可期。
|
编辑:史飞雪 |
|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