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济导报记者 王伟
近日,《山东省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印发实施,《山东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下称《应急预案》)也重新作了修订。7月4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对《行动方案》和《应急预案》进行解读。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减少污染物排放,消除重污染天气的重要措施。发布会上,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孔庆成介绍,近年来,省工信厅坚决将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扎实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力做好“去、提、增”三篇文章。
在“去”上,加快推动化工和高耗能行业高质量发展,着力压减低效产能。截至目前,大气传输通道城市10家钢铁企业产能全部转移退出,炼铁产能1957万吨、炼钢产能2356万吨;推动压减焦化企业26家,产能达1801万吨;整合转移地炼企业10家,产能2696万吨;压减轮胎企业12家,退出低效落后轮胎产能2380万条;关停退出水泥熟料生产线32条、水泥磨机223台,涉及产能1663.2万吨和1.17亿吨。
在“提”上,全面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着力提升传统动能。2022年工业技改投资增长7.3%,高于全部投资1.2个百分点;实施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3049个,圆满完成“万项技改、万企转型”目标。
在“增”上,聚焦“十强”重点产业,持续培育壮大新动能。2022年全省制造业投资增长11.2%,占全部投资比重达到28.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39.4%,增加值增速达到14.4%。
今年以来,省工信厅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在全省工信系统开展聚力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大抓制造经济、数字经济、民营经济“三个经济”行动。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增速较一季度提升0.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7个百分点,实现了工业运行“开门红”。
|
编辑:史飞雪 |
|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