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山东
山东“抢企”哪家强?省外企业扎堆菏泽,高新技术企业偏爱济宁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加入时间:2023-5-31 9:25:04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往往要通过“搬迁”来寻求更多机遇。一般来说,企业对迁入地的选择,是对当地区域资源、竞争局势、辐射范围、地区政策等因素综合评价的结果。企查查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主体累计迁址25.7万次,在这一轮“抢企大战”中,山东以2.1万家迁入企业在全国省份中排名第4位。

  全省整体表现不俗,16市各自表现如何?排名靠前的城市又有哪些吸引企业的亮点?现在,我们将结合近5年数据,多维度比一比16市的“抢企”能力。

  企查查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山东企业迁入量总共有20852家,平均各市迁入1303家。济南、青岛、临沂位列企业迁入量省内排行前三,3市的迁入企业均超过2000家。此外,菏泽、潍坊两市迁入企业均超过1000家,更多城市处于500-1000家之间,数量高达9个。

  值得一提的是,济南和青岛两市的表现放在全国也相当“能打”。在全国企业迁入量城市分布TOP20中,济南和青岛分别位列第7和第15位。

  如果说济南和青岛占据省内“抢企”能力前两名早在意料之中,那么紧随其后的临沂和菏泽能吸引到众多企业“落户”,背后原因值得思考。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规划所所长刘德军认为,企业选择一个地方迁址,既要看到该地已有的交通区位、资源要素、资源禀赋、营商环境等基础条件,也要看到未来的发展潜力。

  临沂是物流之都,对于企业来说,落户临沂意味着可以享受更低的物流成本。着眼未来,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临沂提出打造“两万亿级”商城,当地企业正面临着新的利好和机遇。

  至于菏泽,近年来牡丹机场、鲁南高铁等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也在加快形成,菏泽正展现出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当前,菏泽经济总量已从“全省垫底”迈向“跻身中游”,加上新一轮“突破菏泽 鲁西崛起”行动的实施,菏泽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迁移来源看,近5年全省近2.1万家迁入企业中,有6595家由省外迁入,相当于大约每三家迁移企业中就有一家是“外来户”。具体到市,菏泽对省外企业吸引力尤为突出,以1130家省外企业超过青岛成为跨省企业迁入量最多的市,临沂和济南分别位列第3和第4位。按比例看,菏泽的省外迁入企业占比也是最高,有超过一半迁入企业来自省外。

  从企业类型看,迁入山东省的2.1万家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97.0%,国有企业占比1.0%。所有迁入企业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主,合计有2.0万家,占比94.2%,其次是合伙企业599家,占比2.9%,个体工商户有220家,占比1.1%,个人独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有185家、166家,分别占0.9%、0.8%,其余类型企业数量均在10家以下。

  在众多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是衡量一个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指标。2018年以来,我国合计有4439家高新技术企业迁址,其中跨省迁移的有2324家,江苏落地数量最多,山东以193家排名第2,前5名依次还有海南、浙江、广东上榜。

  企查查大数据研究院分析,江苏、山东、海南、浙江等均为沿海地区,沿海地区高新产业起步早,发展势头相对强劲,丰富的生产要素基础能够有效降低企业迁移承接成本。

  对于山东来说,高新技术企业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山东16市中,省外高新技术企业尤其“偏爱”济宁市。193家省外迁入的高新技术企业中,落户济宁的有86家,占了全省的45%;东营市紧随其后,省外迁入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46家,占全省的24%。

  济宁为何受到高新技术企业的青睐?刘德军认为,作为鲁南经济圈中的重要城市,济宁有着扎实的工业底子,特别是在传统和新能源、工程机械等产业方面已塑成优势。近年来,为鼓励科技创新,济宁市花大力气改善自身条件,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土壤。比如记者了解到,济宁市产研院比山东省产研院还早两个月挂牌,围绕济宁市“231”产业集群,专家级“外援”持续将高科技产业化项目引到济宁安家落户。为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济宁市成立了规模20亿的高成长企业发展基金,通过吸引社会资本、投贷联动的方式,为企业输送源头活水。目前,济宁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突破1300家,连续两年实现大幅增长。

  透过16市在抢企大战中的表现,不难发现山东头部城市的吸引力够足,而菏泽、济宁、临沂等腰部城市也凭借着自身产业、区位优势和政策激励等利好因素,引来越来越多省内外企业落户。企查查大数据研究院认为,产企迁移瞄准产业基础资源丰富地区,因此,地区招商引资重在加强自身基础建设,夯实产业基础、完善招商助企政策,因地制宜发展地区特色产业,壮大优势产业集群,进而吸引高端人才,厚积薄发以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编辑:付建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