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导报原创
307家平台、523万司机,网约车市场“爆棚”!监管部门出手了→
来源:大众报业·经济导报   加入时间:2023-4-27 16:15:03  

  经济导报记者 刘勇

  4月26日,交通运输部、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做好网约车聚合平台规范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从保障乘客和驾驶员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等五个方面提出相应要求。

  《通知》要求,相关部门要督促网约车聚合平台及合作网约车平台公司落实明码标价等要求,不得以不正当价格行为扰乱市场秩序;督促网约车聚合平台不得干预网约车平台公司价格行为,不得直接参与车辆调度及驾驶员管理。

  同时,督促网约车聚合平台及合作网约车平台公司,严格数据安全保护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驾驶员、约车人和乘客等个人信息泄露、损毁、丢失。

  各地交通运输、电信、公安、市场监管、网信等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研究探索规范网约车聚合平台管理的法规政策措施。要加强对网约车聚合平台经营行为的监督指导,不得接入未在当地取得网约车经营许可的网约车平台公司,提供服务的驾驶员和车辆均应办理相应网约车许可。

  在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方面,《通知》要求,各地有关部门要根据法定职责保持打击非法营运高压态势,对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公开曝光。各地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要督促网约车聚合平台及合作网约车平台公司落实明码标价等要求,不得以不正当价格行为扰乱市场秩序;督促网约车聚合平台不得干预网约车平台公司价格行为,不得直接参与车辆调度及驾驶员管理。

  同时,各地有关部门要加强行业动态监测和风险研判,加强驾驶员和车辆管理,强化运营安全管理;合理制定或调整经营策略并提前研判评估。各地交通运输、电信、公安、网信等部门还要督促网约车聚合平台及合作网约车平台公司,严格数据安全保护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驾驶员、约车人和乘客等个人信息泄露、损毁、丢失。

  近些年,随着网约车市场高速扩张,多家互联网平台入局网约车赛道,网约车聚合平台模式随即诞生。2017年,高德地图上线网约车聚合服务后,美团、百度等企业随即跟进。此后,华为、抖音等企业在出行服务领域也进行了相应部署。

  网约车聚合平台在给用户带来便捷的同时,聚合平台、网约车平台公司等多方权责划分等方面的问题也时常遭到诟病。去年8月,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对滴滴出行等11家平台公司进行了提醒式约谈,聚合平台权责在本次约谈中被首次提及。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郅慧在《关于充分发挥聚合平台优势 推动网约车行业健康发展的建议》中提出,建议将聚合平台与网约车平台进行分类监管,合理设置聚合平台的审核和安全保障义务,聚合平台同样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落实监管规定要求,有效保护乘客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平台内经营者之间的有序竞争秩序,实行“首诉负责制”,协助乘客妥善解决投诉、纠纷。

  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统计,截至2023年3月31日,全国共有307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环比增加4家;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522.9万本、车辆运输证225.0万本,环比分别增长1.0%、2.7%。在订单量前10名的网约车平台中,订单合规率最高的是如祺出行,最低的是花小猪出行。

  就在本月4日,济南市发出了《济南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行业风险预警》的通知,明确表示,截至2023年3月底,济南市共注册69家网约车平台企业,注册网约车17800辆,取得网约车从业资格证的驾驶员35983人。受网约车及从业人员数量大幅快速增加等因素的影响,根据统计数据测算,目前网约车单车日均接单量不足10单。同时,网约车数量过剩、市场主体过多也对行业的安全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通知提醒相关企业,济南市网约车市场运力已基本饱和,部分网约车平台公司因订单少致车辆闲置,部分巡游车也因难以实现预期收益而无人承运,建议有意从事网约车经营的企业认真调研市场、深入了解政策、谨慎投资该市网约车市场,以免造成经济损失。

  4月14日,济南市下发通知,对《济南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下称《细则》)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网约车运力市场调节功能失效或竞争恶化时,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报请本级政府同意后,采取相应的临时调控措施实施调控,并提前向社会公告。

  对于网约车市场中的恶意低价竞争行为,《细则》提到,网约车平台公司不得妨碍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不得侵害乘客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有为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运营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的行为,以及损害国家、公众利益或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的不正当价格行为。

  此外,当发生以低于成本价运营等恶意竞争行为或超过公示运价标准等违反明码标价行为时,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会同价格主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实行干预和执法,必要时启动政府指导价。




编辑:史飞雪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