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导报原创    山东    齐鲁大地    热点    公司    车市    证券    碳市场    金融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导报原创
经导财评|年报业绩岂能“一修了之”?“财务洗澡”为市场所不容
来源:大众报业·经济导报   加入时间:2023-4-19 17:23:53  

  经济导报记者 杜海

  临近年报“交卷”时间,不少上市公司却纷纷修正2022年度业绩预告。统计显示,截至4月18日,共有88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22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其中,61家公司向下修正业绩,占比69%。值得关注的是,有15家公司业绩预告出现“变脸”,其中13家公司业绩增势由“晴”转“阴”,变化速度快、幅度大,令投资者大跌眼镜。

  上市公司在修正业绩预告时出现业绩“变脸”现象,在资本市场并不罕见。“变脸”原因不一,包括经营突发变故、员工测算失误、计提大额减值等。我们知道,业绩预告与正式财报披露存在一定时间差,在此期间可能遭遇一些不可控因素影响,如并购失败或投资失利等,导致最终经营数据出现一定偏差,这也在情理之中。上市公司及时进行修正公告,投资者并非不能理解,但在很短时间里,经营业绩出现天壤之别,或反映出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的混乱,甚至有信息披露造假、违规操纵市场以及进行“财务洗澡”等嫌疑。

  这种由盈转亏或“小亏变大亏”等业绩“变脸”的行为,为市场所不齿,有一些公司还收到了监管关注函。比如,高斯贝尔、ST海投等公司,便在发布修正业绩预告的公告后,收到了交易所的关注函。关注函要求其说明业绩预告是否合理、谨慎、客观、准确,是否存在影响业绩预计准确性的不确定因素,公司对其影响程度是否进行了充分提示和披露,等等。

  从监管部门过往披露案件看,有上市公司因疏忽大意、业绩测算不够审慎严谨,导致净利润等数据计算错误;也有上市公司因前期业绩含有水分,试图将累积的潜在亏损一次性处理掉,导致业绩大幅变动;还有上市公司故意在预告数据上动手脚,以达到吸引资金追捧、股东借机精准减持或进行股权质押等目的。相关行为,既误导了投资者的决策判断,也扰乱了市场交易秩序,严重的还可能涉嫌违法犯罪。

  当然,上市公司披露业绩预告后,又预计本期业绩与已披露的业绩预告差异较大的,理应及时进行修正。但是,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要更加审慎和客观,相关从业人员应加强会计核算工作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和风险预警能力,确保业绩预计和业绩快报的准确性。公司董监高也应及时、全面了解和关注公司经营情况和财务信息,就业绩预告及修正公告的准确性进行审慎判断。

  业绩预告是上市公司消除信息不对称、稳定投资者预期的重要方式,也是公司拉近与投资者距离的良好契机。如果表现敷衍,不仅凸显出企业管理粗放无序,更折射出企业对投资者的不尊重,最终只会招致市场“用脚投票”。




编辑:史飞雪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激发创业活力!山东11部门出台“创业齐鲁十大推进行动”
·> 40多家山东老字号组团拓上海及长三角市场 意向订单5000余万元
·> 山东能源一“蒙电入鲁”大型风电项目开工,预计年底建成发电
·> 亲子游、民宿游、乡村游......山东文旅打造高品质产品和慢生活方式
·>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研究人才工作、深化改革等事项
·> 12年从无到有,山东短道速滑跻身全国一流
·> 山东临沂沂南县供电公司深化政企协同机制,助力客户提升“获得电力”水平
·> 配置型外资加速流入 “白马蓝筹”获关注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