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初磊
经济导报记者从山东省能源局获悉,近日,山东天然气管网重点工程建设推进会在潍坊举行,会议围绕加快章丘至青州天然气管道和淄青线改造工程等油气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听取分析项目推进情况,研究部署落实举措。

章丘至青州天然气管道和淄青线改造工程是山东省能源“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也是老旧管道“以新代旧”重点工程,管线总长度314公里,总投资29亿元,项目建成后对消除现役老旧管道安全隐患、提高沿线地区的天然气保供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项目跨区域多,途径济南、淄博、潍坊、青岛4市的11个县(区)30个乡镇,涉及水域、山体、铁路、公路等大中型穿跨越107处,相关手续办理涉及部门多、程序复杂,需要沿线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推进。
“项目计划于2023年4月全面开工,建成投产后,可与山东天然气环网东干线、济青一线、济青二线及济南东管道形成供气环网,同时打通龙口LNG、青岛LNG输气通道,加速推进天然气主干管网互联互通,是构建更为完备的区域天然气产供储销网络的重要支撑。”项目负责人介绍。
省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处负责人介绍,“天然气是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基础能源,也是优质高效、绿色清洁的低碳能源,可与可再生能源形成良性互补。大力推进天然气利用,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是山东稳步推进能源消费革命,助力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现实选择。”
为加快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山东坚决贯彻落实国家部署要求,积极顺应油气体制改革发展大势,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规划引领,科学布局项目,健全推进机制,加速工程落地。2022年,全年完成投资30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2%。全省新增油气管道里程1500余公里、储气设施储气能力1.5亿立方米、原油储备设施储备能力1500万立方米,均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目标。
下一步,山东将全力推进天然气环网东、北干线等骨干管网建设,加速建成全省互联互通“能源大通道”,实现全省LNG接收站、主干管道与储气设施“一张网”,构建“海陆并举”多元供气格局,到2025年,全省天然气综合保供能力达到400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