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导报原创
这个行业出台新规:从业人员不得炫富拜金!
来源:大众报业·经济导报   加入时间:2023-11-27 15:51:10  

  经济导报记者 刘勇

  日前,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修订发布了《基金从业人员管理规则》(下称《管理规则》)及配套规则和《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投资管理人员注册登记规则》(下称《登记规择》)。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登记规则》加强对募集期、封闭期、管理现有已成立公募基金产品未满1年等情形下基金经理的离任及变更管理要求,对基金经理随意离职做出诸多限制。

  《管理规则》则明确规定基金从业人员不得有奢靡炫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行为。

  实际上,近几年,就有不少因为券商或家属的“炫富”行为引发网友热议事例。

  如2022年初,在小红书上,一名博主晒出了自己2021年1月至11月收入,为224.67万元,已申报税额合计62.32万元。后被曝出该小红书博主为券商非银分析师,虽然当事人予以否认,但该事件引发了行业热议。

  2022年7月,一则“90后券商交易员月入超8万”相关截图在社交平台疯传。截图显示,有博主在小红书上晒出其配偶的收入水平及两人合照并配上由中金公司开具的“月均收入为82500元”的收入证明。

  实际上,早在去年已有多家券商口头上或明文公布相关规则防止炫富。

  如某券商固定收益融资部“行为准则”明确对“奢侈品使用、言谈举止、对外宣传、生活作风”四方面进行行为规范,多方面禁止员工“炫富”。包括“工作环境下不允许开豪华车(100万以上)、戴高档手表(15万以上)、使用高档包(5万以上)”等要求,避免炫富、高调等行为给公司甚至整个行业带来负面影响。

  在业内人士看来,近年来,由于基金投资波动起伏较大,不少投资者蒙受了损失。在此前提下,基金业“旱涝保收”的收费模式也颇受争议,因此炫富行为更成了引燃情绪的导火索。





编辑:史飞雪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严查股市黑嘴!广东知名股评机构被暂停新增客户6个月
·> *ST星农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大股东“提前离场”
·> 冲击“下一个Labubu”,溢价16倍!泡泡玛特星星人开售即秒空
·> 光明乳业出售新西兰亏损资产“止血”
·> 九目化学让人看不懂:盈利超2亿元,为何缴不了41万税款?
·> 外贸数据也能“掘金”!山东传统优势产业“出海”有了科技助力
·> 经导财评|债券回购扩大开放,有利于增强市场“磁吸力”
·> 大众财经汇客厅|破壁·共生·智变:主流媒体如何重塑数智时代品牌价值新生态R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5182043号-1 公安备案号:鲁公网安备37010002000297号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