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导报原创
鲁股看门道 | 南山铝业拟分拆南山铝业国际港交所上市,意欲做大印尼业务
来源:大众报业·经济导报   加入时间:2023-10-16 16:49:42  

  经济导报记者 段海涛

  南山铝业(600219.SH)10月14日披露,拟将控股子公司南山铝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南山铝业国际”)分拆至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此举有助于南山铝业国际作为独立融资平台在印尼市场深耕主营业务,通过提升在印尼市场的综合竞争力而提升南山铝业未来整体盈利水平。

  南山铝业国际拟独立上市

  “上市公司分拆,是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上市公司理顺业务架构、拓宽融资渠道、获得合理估值。”济南某私募基金投资经理鲁庆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近几年A股分拆案例日益增多,南山铝业选择香港联交所作为分拆目的地,更多的还是考虑公司的海外业务发展。

  据披露,南山铝业国际成立于2023年6月28日,注册资本50000美元,南山铝业全资控股孙公司Nanshan Aluminium Investment Holding Limited为南山铝业国际控股股东,持有其100%的股份。

  据悉,南山铝业国际此次将以普通股形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以外币标明面值,以外币认购。此次分拆上市方案已获南山铝业董事会审议通过,但还需南山铝业股东大会批准,尚需南山铝业国际内部决策程序、香港联交所及相关部门的审核,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所要求的其他可能涉及的批准或备案。

  南山铝业国际尽管成立不久,但拟分拆的资产其实运营已久。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南山铝业拟分拆资产位于印尼廖内群岛省宾坦岛东南部卡朗巴唐区,毗邻新加坡,是新加坡印尼经贸合作的前沿地带,地缘经济优势明显。其于2018年开工建设,2021年一期100万吨氧化铝项目建成投产,2022年全面建成年产200万吨氧化铝项目并投产。拟分拆资产采用世界先进的拜耳法生产工艺及国际先进的装备,生产冶金级砂状氧化铝粉。

  财务数据显示,南山铝业国际旗下经营实体截至2022年底的资产总额为84.30亿元,所有者权益为72.28亿元;2021年和2022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1.20亿元、31.3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92亿元、7.64亿元。业绩增长幅度相当惊人。

  印尼项目越发受到重视

  “通过本次分拆,将为南山铝业国际提供独立的资金募集平台,其可直接从香港资本市场获得股权或债务融资,以应对现有及未来业务扩张的资金需求。”南山铝业方面表示,分拆上市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提升品牌国际知名度和国际社会影响力,巩固公司行业领先地位,提升上市公司及南山铝业国际的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资料显示,南山铝业主营业务涵盖从热电-氧化铝-电解铝-熔铸-(铝型材/热轧-冷轧-箔轧)-废铝回收(再生利用)完整的铝产业链,主要产品包括上游产品电力、氧化铝、铝合金锭,下游产品涵盖挤压材、压延材等多个产品类型,是国内领先的全产业链铝深加工企业。2020年-2022年,南山铝业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22.99亿元、287.25亿元、349.5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2.21亿元、37.19亿元、39.44亿元。

  根据规划,南山铝业未来将持续深耕产业链,秉承“创新驱动、高端制造、精深加工”的战略发展思路,重点发展汽车板、航空板、动力电池箔等为代表的高附加值产品。而通过分拆上市,南山铝业国际将进一步深耕印尼及周边市场业务,持续开拓印尼铝土矿资源优势,通过提升在东南亚区域的影响力以更好地践行“一带一路”倡议。

  “本次分拆有利于双方专注于各自的市场领域并突出主业,进一步增强独立性。”鲁庆向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早在2023年4月,南山铝业就宣布,拟投资60.63亿元建设印尼宾坦工业园年产25万吨电解铝、26万吨炭素项目,并配套建设码头、水库和渣场等公辅设施。

  按照财务评价结果,该项目的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为15.55%,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后)为23.95亿元,全部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为8.33年(含建设期),盈利能力较好。

  南山铝业表示,印尼具有丰富的铝土矿和煤炭资源,集中了资源及能源两大优势,快速在印尼布局电解铝及部分配套下游产业,既可辐射东南亚市场,同时也可兼顾公司国内电解铝需求,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不过二级市场对南山铝业分拆上市反应平淡,10月16日公司股价以上一交易日收盘价开盘,截至收盘,股价为3.11元/股,下跌0.64%,总市值约为364亿元。




编辑:史飞雪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经导财评丨规范收费行为让平台经济行稳致远
·> 一周山东金融人事|17份行政许可公布,涉及工商银行威海分行行长等
·> 低至0.01%!理财公司再掀“降费”潮
·> 一季度净亏6.6亿,小鹏汽车“押宝”AI智驾辅助
·> 出口额激增16.1%和15.2%!纺织鲁企“出海”创新突围
·> 山东金融管理部门联合部署 推动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 2025年山东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荐目录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落地!市场反应如何?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