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济导报记者 时超
9月7日,经济导报记者从山东省委宣传部举行的“山东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山东大力推进“人才兴鲁”战略,建立高层次人才周转编制专户,省级统筹事业编制1万名、16市统筹8000名,支持满编超编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目前全省使用周转编制引进高层次人才2800余名。
据省委编办一级巡视员刘书伟介绍,山东在全省编制总体规模不突破、各级编制总量不改变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编制资源配置,统筹部分空余事业编制,建立周转使用制度,出台《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周转编制管理使用办法》,服务保障全省高层次人才引进。
明确省级周转编制使用范围。根据《山东省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规定》,明确周转编制的使用范围主要是:省委组织部等8部门引进顶尖人才“一事一议”管理办法中确定的顶尖人才,以及其他五个方面的高层次人才,涵盖了入选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人才工程以及相当层次的人才。同时,为支持市县人才招引工作,明确各市引进具有博士学位人员、正高级职称人员,或者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岗位急需紧缺专业的硕士学位人员,均可申请使用省级周转编制。
放宽使用条件加大编制保障力度。鼓励省属高校与相关市,按照共引、共享、共用、共赢的原则,联合引进高层次人才,人事关系落在市县事业单位的,可申请使用省级周转编制。为发挥高层次人才在创新创业中的领军作用,明确市县按照有关规定,安排高层次人才通过帮扶企业、挂职锻炼、离岗创业等方式,主持或参与企业技改、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创新创业工作的,可申请使用周转编制,继续将其纳入原单位实名制管理,解除高层次人才来鲁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
创新人才服务管理相关政策。使用省级周转编制的高层次人才,在职称考评、岗位聘用、管理使用等方面,适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政策。按照离岗创新创业有关规定到省内企业、社会组织工作的,周转编制使用期限为3年,到期后高层次人才选择留在企业、社会组织工作的,办理事业单位离职手续,周转编制予以收回。
简化周转编制申请使用程序。省直单位申请使用周转编制,直接由省委编办核准。市县使用省级周转编制,可根据年度人才引进计划及时申请。对急需紧缺专业的高层次人才,建立用编、入编绿色通道,特事特办、随申随办、限时办结。
|
编辑:史飞雪 |
|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