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山东
张磊:在济青威等地分别打造3-5个碳金融创新示范点
来源:大众报业·经济导报   加入时间:2022-8-22 18:24:32  
  经济导报记者 韩祖亦
  作为运用市场化手段推动“双碳”战略目标按期实现的重要工具,近年来,我国碳金融产品和服务正迈入发展“快车道”。
  减碳降碳潜力巨大的山东省,在积极探索和实践中开启了一个个碳金融全国首单——全国首单海洋碳汇指数保险,全国首单海洋碳汇贷款,全国首单生态修复领域的碳中和挂钩贷款,全国首单湿地碳汇贷款,全国首单“碳中和”主题理财产品……
  那么,山东碳金融发展成效如何?当下仍面临哪些挑战?如何实现破局,进一步推动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此,经济导报记者专访了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融资研究所副所长张磊。
  碳信贷、碳基金、碳债券……
  经济导报记者:当下,绿色发展持续提速,山东绿色金融随之进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您认为,山东碳金融发展基础、实践成效如何呢?
  张磊:山东作为碳排放和碳排放权交易第一大省,为碳金融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和场景,也为山东依托优势领域加强产品创新、开展碳金融领域的先行示范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山东在碳金融领域开展了积极探索和实践,碳信贷、碳基金、碳债券等产品发展取得一定成效。2021年末,按人民银行口径,全省绿色贷款余额7979.2亿元,同比增长48.7%,高于全部贷款增速35.3个百分点,自建立绿色贷款统计制度以来,同比增速已连续12个季度超过25%。截至今年5月份,全省共获得碳减排支持工具贷款150多亿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10多亿元,规模均居全国前列;青岛、威海、济宁、日照、临沂、枣庄等地多家银行开始创设湿地碳汇、林业碳汇、海洋碳汇等碳金融产品;省内先后设立了新旧动能转换基金、绿色发展基金、新动能中化绿色基金等支持“双碳”领域发展的基金。依托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累计投资“双碳”领域项目235个,投资额317.2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融资1118.8亿元。2016年至2022年4月底,全省绿色公司债券累计发行23只,累计发行规模181亿元,位列全国第6位。
  与此同时,为有效落实碳减排支持工具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政策,山东初步建立了碳金融重点项目库,通过山东省融资服务平台、省金融辅导系统等渠道,按季度向金融机构推送符合政策工具支持范围的项目,为碳金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截至目前,全省纳入碳金融重点项目库的项目有600个,融资需求1800多亿元。
  此外,围绕推进政银企合作对接,山东相关部门、机构和地区还搭建了服务金融机构和企业项目的支撑平台,为碳金融落地提供了助力。
  金融产品创新落后于金融需求的增长
  经济导报记者:在您看来,山东碳金融发展目前还存在哪些不足,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呢?
  张磊:总的来看,山东碳金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山东未纳入全国碳交易试点和国家绿色金融改革试点,导致与先进省份相比,在制度建设、标准体系、工具创新、支撑保障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距,还不能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山东碳金融工作缺乏顶层设计,组织领导体系不够完善,政策多散落在相关规划和文件中,政策集成不明显。金融行政部门和各业务部门之间工作协同不够有力高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的传导效率。同时,山东现有碳金融政策多以指导性政策为主,有含金量的激励性政策和风险补偿措施相对不足,激励碳金融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尚未形成。
  标准体系建设是碳金融发展的基础,但山东在计量核算、产业项目、产品认定和信息披露等方面的标准均不完善。其中,在企业项目标识方面,目前山东尚没有绿色低碳项目和绿色企业的统一评价,金融机构缺乏权威的依据和参照,存在精准识别难、业务开展难,还面临信息不对称导致个别高耗能行业企业可能被“洗绿”“漂绿”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山东企业普遍希望建立统一的碳排放披露核查信息、评价评级及综合绿色融资服务的碳金融服务平台,提高碳金融服务的专业化、覆盖面和可得性。
  虽然山东碳金融产品创新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规模较小,产品创新较少。碳债券、碳期货、碳托管、碳保险等金融产品尚未破题,金融支持方式仍然以传统的信贷业务为主,产品结构单一,创新力度不足,只有少数金融机构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开发新业务,金融产品创新远远落后于金融需求的增长。
  碳金融涉及产业、市场、要素等各个方面,需要互相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服务“双碳”领域发展。与先进地区相比,山东碳金融发展还存在很大差距。目前,无论是企业,还是金融机构和相关学校,都普遍缺乏碳金融领域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因为缺乏技术支撑等原因,山东在海洋、湿地等生态固碳和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人工固碳的方法学、计量学等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标准,因而无法将碳汇等打包成标准化的证券产品。
  构建助力碳金融发展的“四梁八柱”
  经济导报记者:基于上述不足之处,山东碳金融应如何实现破局,进一步激发市场减碳内生动力,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
  张磊:山东应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加强发改、生态环境、财政、金融监管、证监、银保监、人行等部门联动,引导相关部门和机构树立碳金融理念,针对关键领域、重点需求出台专项政策、制定激励措施,积极构建助力碳金融发展的“四梁八柱”,加快建立碳金融发展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明确碳金融发展的任务书、路线图。同时,持续加大支持力度。强化财政金融联动,将碳金融发展纳入财政政策体系予以专项支持;引导支持国有资本投身碳金融领域;引导商业银行或者投资银行开展前期工作,设立碳金融专营机构,激发金融机构开展碳金融业务的积极性、主动性。
  建立健全标准体系,探索设立碳金融标准委员会,引进培育第三方认证服务机构,加快建立完善企业项目、产品认定、统计核算、信息披露等方面的标准。
  大力推进产品创新。一是创新市场交易产品。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引导现纳入行业相关企业探索基于碳排放权现货交易的碳期货、碳期权、碳远期等金融衍生品,做好拟纳入行业的前期准备工作;积极探索省内金融机构支持碳交易的有效方式。二是创新融资支持产品。在碳信贷、碳信托、碳债券、碳基金、碳托管、碳保险等领域推出有影响力的创新产品,在济南、青岛、威海等碳金融先行区分别打造3-5个银行保险业碳金融创新示范点,建设推进碳金融产品创新和推广应用的金融基地。三是丰富扩大场景应用。将碳金融产品创新纳入省新旧动能转换金融产品创新评选,总结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碳金融创新经验和品牌。
  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区域方面,积极开展碳金融中心集聚示范区创建工作,支持青岛打造海洋碳汇交易中心,支持威海市建设蓝碳交易平台,支持济南打造黄河流域碳金融中心,支持淄博、威海等成为区域碳金融中心城市,形成多极联动、海陆统筹、以点带面的碳金融发展格局。金融机构与企业方面,围绕破解企业碳资产难度量、难抵押问题,引导金融机构试点碳排放权抵质押贷款业务,盘活企业碳配额资产,拓宽金融担保物种类,助力企业碳排放权高效低成本融资。
  着力增强支撑能力。一是搭建碳金融服务平台。抓住数字化改革机遇,打造碳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为碳金融发展提供支撑。发挥龙头作用,打造黄河流域碳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辐射带动全流域碳资产管理运营和碳减排综合服务。二是完善碳金融服务体系,打造碳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引导政银企线上精准对接,为碳金融发展提供支撑与保障。三是加强专业人才建设。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打造一批专业化碳金融人才队伍;积极引进海内外兼具深厚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端人才、具有金融和低碳专业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具备碳融资项目管理和气候风险管控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加强对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相关企业等人员教育培训,边干边学边培养。


编辑:史飞雪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