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琼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8月15日,滨城区食品安全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全区上半年食品安全工作情况。今年以来,滨城区区食药安办坚持完善机制,把好关口,扎实推进社会共治工作,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水平,全区食品安全保障形势稳中向好。

把好每道关口,全面提升保障水平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滨城区强化源头治理,筑牢首道防线。区食药安办积极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探索实施农药废弃物回收处置;全面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开具农产品合格证8000余张、涵盖农产品9500余吨。
加强监督管理,规范生产经营。上半年,滨城区全面推进分类分级管理,23家食品生产企业落实“三标”管理,开展食品流通领域规范提升行动;深入开展清洁厨房行动,落实2家网络订餐平台责任,推行餐饮外卖配送食品封签制度;抽检食品及食用农产品1200批;开展餐饮具清洗消毒专项整治行动,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1500余吨;严查进口冷链食品“八不”行为,坚决守牢疫情防控底线。
突出监管重点,开展全面摸排。上半年滨城区开展食品安全“守查保”专项行动,检查食品生产企业101家,连锁企业117家,餐饮单位3716家;组织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召开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培训会12次,加强43个校园周边严管区食品安全监管,压实食品经营者主体责任,落实校长负责制、陪餐制和学校食堂“四查”制度,推进大宗食材集中定点采购全覆盖。
滨城区食药安办主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宋纯杰表示,下半年,滨城区将推动完善“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全过程监管机制。组织开展综合治理,强化对重点区域的联合检查和整治力度。
推动校园食品安全共治
据悉,下一步,滨城区将加快推动校园食品安全共治系统,严格落实学校食堂“四查”制度;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培训,每年至少开展两次全面食品安全培训,期间分辖区、分批次开展专项食品安全培训,既培训校长、园长,又培训食堂从业人员;实施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安全网格化监管,在校园周边持续打造一批安全、规范、质优、管理先进到位的明厨亮灶示范店,全面提升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加强网络订餐、校外托管机构(小饭桌)等专项检查,不断推动食品质量安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