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济导报记者 初磊
2022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四批)重磅利好不断,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王少瑾在7月18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政策解读发布会上介绍,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调剂将扩展至全省所有县(市、区)。
近年来,增减挂钩政策在山东黄河滩区迁建、支持乡村振兴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不仅为搬迁群众安置提供了用地保障,还可以通过易地交易节余指标筹集资金,并将筹集的资金全部用于项目区农村建设,为搬迁群众新居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根据国家原来的政策要求,山东只有省级脱贫任务较重的县、有异地扶贫搬迁任务的县和黄河滩区迁建县等65个县(市、区),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可以在全省范围内有偿交易,其他县的节余指标不能易地交易,只能本县域内使用,这种规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节余指标的资金筹集能力;而且交易双方要自行对接,供需信息不对称,费时费力。
2021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明确革命老区的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可以在省域范围内交易。山东革命历史悠久,山东革命老区是全国唯一以省名命名的省级革命老区,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符合《意见》精神。以此为契机,山东省自然资源厅今年上半年修订印发了《山东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有偿调剂实施办法(试行)》,其核心内容就是:已腾退复垦的农村建设用地,在扣除村民安置、公共服务配套、村集体自身发展用地后,节余的建设用地指标(不包括规划建设用地规模),可以在省域内跨市、县(市、区)有偿调剂使用。
与修订前相比,上述政策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明确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调剂不再限于原来的65个县(市、区),将扩展至全省所有县(市、区);改变了原有的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调剂双方自行寻找调剂对象、线下签订协议的传统模式,采取统一在“调剂平台”发布信息、公开竞价的方式,帮助节余指标调入方和调出方快速获取信息,实现节余指标调剂信息和调剂行为的公开、公正、透明和高效。
新的政策实施后,能够更加充分发挥市场在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调剂使用中的作用,促进资源要素和资金要素的合理配置,实现节余指标效益最大化,以城带乡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力量。
据悉,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的农村建设用地(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共同组成一个项目区,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和建新拆旧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耕地不减少、建设用地不增加的前提下,最终实现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节约集约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加合理的目标。
实施增减挂钩,通过优化土地资源在城乡之间的配置并将城乡土地价值的差额返还农村,可以充分体现农村土地资产的价值,为新型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同时,实施过程中,通过盘活农村闲置、空闲、低效用地,促进农民居住向村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也推动了用地节约、布局优化和要素集聚,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
编辑:史飞雪 |
|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