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济导报记者 时超
7月4日,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纳入A股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这一机制,正式开启。这是中国ETF市场向国际投资者开放的一大步,其将为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引入更多“活水”,对两地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和稳健发展都会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相比投资某家上市公司股票,ETF作为单一板块或指数成分股的一揽子集合,具有低成本、高效率、高透明度等特征,可以有效分散个股风险敞口,也更符合多数个人投资者较为稳健的投资需求。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回暖,国内ETF行业蓬勃发展,特别是非货币ETF规模迅速增长至万亿元之上,成为市场上不容小觑的一股力量,像券商ETF、煤炭ETF、上证50ETF等等,都是近两年来颇为热门的品种。
根据沪、深、港交易所的最新公告,首批纳入沪深港通ETF的标的共有87只,其中4只港股ETF,83只A股ETF。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上证50ETF、沪深300ETF等核心宽基产品,也可以发现像家电ETF、碳中和ETF等行业主题产品,可谓品种丰富、特点突出。
其实,这项互联互通机制像是一扇窗口。随着各类主题ETF进入海外投资者视野,国内实体经济发展特点、逻辑、脉络,都会更为清楚的展现出来,给予海外投资者更多挖掘优质标的的机会。像近期A股不惧海外市场大跌,持续上行的表现,就吸引了不少海外资金,而通过这扇窗口,海外机构能更好地坚持其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带来更多长线资金。
这更是一面风帆。因为对于国内资本市场而言,发展时间仍然较短,各项机制尚有提升空间,随着未来内地ETF产品更多进入海外投资者视野,将有利于提升ETF市场的活跃度,扩大ETF市场的资产管理规模,从而推动相关市场机制的进一步优化与完善。
更值得关注的是,互联互通机制是以人民币作为交收货币,其能够增强境内外市场资本项下人民币可流通性,提高人民币作为投资货币的使用。从中长期来看,在进一步提高人民币资产对外资吸引力的情况下,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
相信在互联互通机制推动之下,越来越多的机遇会展现在海内外投资者面前,分享A股上市公司发展成果的机会,享受中国资本市场扬帆起航带来的可观红利。
|
编辑:史飞雪 |
|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