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济导报记者 初磊
6月21日上午,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举行“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之第一场(济南专场)新闻发布会。经济导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济南市人均期望寿命提高至79.99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降至7.35/10万、1.68‰。济南市获评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健康中国行动创新模式试点城市;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指数列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及省会城市组第9位,是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建设唯一授权市。健康济南呈现新图景,全民健康进入新时代。
未来五年,济南市卫生健康系统将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切实回应守牢公共卫生安全底线、推动中医药守正创新、强化“一老一小”健康保障等新形势新要求,聚焦“五个更加”重点任务,加压奋进、久久为功,全力打造医疗卫生服务高地,为全省卫生健康改革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为全面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夯实健康根基。
构筑更加坚实的疫情防控屏障
济南市会同有关部门,外防输入,从严落实入境人员、疫情重点地区人员的检测、管控;内防反弹,规范落实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疫情规模性反弹底线。持续提升疫情防控能力,规范设置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方舱医院、“一点两区”定点医院,建强市、区县整建制流调队和基层流调队,持续提升核酸检测能力特别是移动检测能力,强化培训演练,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构建更加强大的医疗卫生体系
持续扩增量,未来5年投入130余亿元,开工建设并陆续投用重大项目13个。其中公共卫生“六大中心”全部投用,各级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任务全部完成。聚力筑高峰,投入1.6亿元打造泉城优势临床专科集群,争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3个。矢志抓改革,加快“三医联动”,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深化分级诊疗制度实施;落实十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任务,全面完成疾控体系改革。大力强基层,规范建设至少200家基层特色科室,全部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深化卫生创建,县城全部达到国家卫生城市(县城)标准。
打造更具特色的中医药品牌
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深化市中医医院与广安门医院的紧密合作,提速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建设,全力争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增建1-2家二级甲等以上中医医院,实施扁鹊精品专科(学科)建设计划,打造50个“品牌国医堂(中医馆)”。创新智慧中医药服务模式,扩大智慧中药房覆盖面,争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中医药科技创新工程,落地建设“一带一路”中医药防治重大感染性疾病联合实验室,推动共建国家中医(肿瘤)医学中心。
培育更加牢固的“一老一小”健康根基
深入实施《济南市“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构建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深化医养结合发展,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老年病专业)设置率不低于85%,建成示范性全国老年友好型社区约20个。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千人口托位数达到5个,全力争创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构建生育支持体系,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意见。
发展更加多元的医疗康养产业
做强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齐鲁生命科学城等重大载体,提速树兰(济南)国际医院、山大国际医学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医疗服务高地。聚力打造自贸试验区中医药产业片区、鲁澳中医药科技园两个中医药产业增长极,实施“泉城中药名企”“泉城康养文旅”品牌战略,中医药产业规模力争突破240亿元。放大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北方)作用,精心培植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集群。到2025年,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成为规模达3000亿级重要支柱产业。
|
编辑:史飞雪 |
|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