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导报原创    山东    齐鲁大地    热点    公司    车市    证券    碳市场    金融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导报原创
山东夏粮再获丰收!6至9月份预计收购量达200亿斤 最低收购价1.15元
来源:大众报业·经济导报   加入时间:2022-6-14 16:23:29  
  经济导报记者 戚晨
  眼下全省各地三夏生产火热开场,夏粮收割从南向北、自西向东全面展开,山东居民的主要口粮品种小麦已集中上市。6月14日,经济导报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夏粮集中收购期间(6月1日-9月30日)收购量在200亿斤左右,与常年相当,为全省粮食保供稳价奠定坚实基础。
  据介绍,为确保夏粮丰收到手,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组织19万台稻麦联合收割机上阵,28万名农机技术人员和农机手参与“三夏”会战,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确保全省6003万亩小麦适时收获、颗粒归仓。
  为防范粮食价格剧烈波动损害种粮农民利益,国家在小麦主产省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山东作为6个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执行省份之一,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分别于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9年启动了政策性粮食托底收购。今年国家继续实行此项政策,最低收购价格为1.15元/斤(三等),较去年上涨0.02元/斤。执行时间为2022年6月1日至9月30日。在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期内,如果省内某一区域小麦市场收购价连续3天低于最低收购价,则启动收购执行预案,敞开收购农民粮食。
  近年来,山东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扎实做好收购仓容调度、资金筹措、人员培训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

  抓好粮食流通主体培育,确保有人收粮。加大粮食市场化购销主体培育力度,引导各类主体有序入市收购,特别是发挥好骨干粮食企业引领带动作用,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搞活粮食流通,基本形成国有、民营企业平等参与,流通、加工转化企业共同调节的市场化粮食购销局面。目前,全省纳入统计范围的规模以上粮食流通企业主体2206家,其中国有企业454家、民营企业1683家、外资和港澳台企业69家,年均从生产者购进粮食760亿斤以上。
  加强收购资金支持,确保有钱收粮。各级财政、农业发展银行从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大局出发,加强粮食收购资金政策研究,扎实履行信贷支农职责,确保“钱等粮”,为售粮农民“粮出手,钱到手”提供有力保障。今年,全省各级农发行系统准备收购资金300亿元。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已启动运行,58户粮食企业和省财政共出资1.9亿元,可提供增信贷款额度约20亿元。目前,山东积极推动建立了省、市、县三级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制度,总规模5亿多元,参与企业近百户,可发放增信贷款50亿元以上,能有效缓解粮食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近期随着夏粮收购的全面展开,各贷款合作银行正在按企业需求紧锣密鼓地审核发放贷款。
  加强仓储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有仓收粮。在全省实施绿色仓储提升行动,扩建新建和改造提升一批现代化粮食仓储设施,推广应用“绿色、智能、精细、安全”储粮新技术,推进政府储备绿色仓储全覆盖,有效减少损失损耗,提升粮食品质。目前,全省共有完好仓容858.8亿斤,准备收购仓容223亿斤,其中中央及地方储备粮轮换仓容近50亿斤,地方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仓容近60亿斤,加工及其他贸易企业仓容113亿斤,完全能够满足粮食收储需要。
  提高产后服务水平,促进节粮减损。目前,全省已建成280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覆盖全部产粮大县。各服务中心将积极开展以代清理、代烘干、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为主要内容的“五代”服务,认真落实节粮减损各项政策举措,千方百计助农减损增收。


编辑:luyi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激发创业活力!山东11部门出台“创业齐鲁十大推进行动”
·> 40多家山东老字号组团拓上海及长三角市场 意向订单5000余万元
·> 山东能源一“蒙电入鲁”大型风电项目开工,预计年底建成发电
·> 亲子游、民宿游、乡村游......山东文旅打造高品质产品和慢生活方式
·>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研究人才工作、深化改革等事项
·> 12年从无到有,山东短道速滑跻身全国一流
·> 山东临沂沂南县供电公司深化政企协同机制,助力客户提升“获得电力”水平
·> 配置型外资加速流入 “白马蓝筹”获关注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