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济导报记者 戚晨
6月9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解读《深化数据赋能建设“无证明之省”实施方案》。
山东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大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马越男表示,“无证明”不等于“零证明”或不需要证明,而是通过证照证明电子化和数据共享,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企业和群众办事时免于提交或无需重复提交相关的纸质证照证明材料。
近年来,山东省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聚焦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加强数据共享、推广应用电子证照,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压减企业和群众办事所需提交的材料,取得积极成效。但与企业和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不小差距。目前,证明材料多头提交、重复提交、携带不便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企业和群众办事还不够便捷。
为找准“无证明之省”建设的堵点痛点,前期山东省大数据局在全省范围开展了“问需于民”活动。总的思路是,在全省范围大力推行“免证办事”“一码通行”,凡是通过电子证照、数据共享可以获取的信息,不再要求企业和群众提供相应材料。
在工作目标上,坚持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力争通过三年多时间,全力打造“无证明之省”。2022年,重点推动企业和群众常用证照证明电子化,建成全省统一的“居民码”“企业码”并开展试点应用,推动使用频率最高的前50项电子证照证明广泛应用。2023年,拓展“居民码”“企业码”应用,常用的前100项电子证照证明实现全面应用。到2025年,电子证照证明、“居民码”“企业码”在各领域全面应用,企业和群众“免证办事”“一码通行”成为常态,“免申即享”“精准服务”全面推开,数字赋能惠民利企水平达到全国领先。
在实施范围上,聚焦惠民利企,重点围绕个人出生、教育、就业、就医、养老等全生命周期,以及企业开办、经营、投资、清算退出等全生命周期,全面推行身份证、结婚证等个人证照证明和营业执照、产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等企业证照证明的电子化应用。在深化政务服务领域应用的同时,将电子证照证明应用范围拓展延伸到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社会化服务领域。同时,加强线下实体证照证明服务兜底保障,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需求。
在推进路径上,区分各种应用场景,逐一采取针对性措施,全面提升“无证明”服务成效。一是推进“减证办”。通过直接取消和告知承诺,全面消除各类“奇葩证明”“循环证明”,从源头上减少证照证明材料。二是推广“免证办”。全面推进证照证明电子化和数据共享,用电子证照证明代替纸质材料,实现办事材料“自动填”“免提交”。三是推行“一码办”。建设全省统一的“居民码”“企业码”,加强码证关联,推进“一码通行”,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亮多证、扫多码的问题。四是探索“主动办”。建设企业和个人专属服务空间,完善“一企一档”“一人一档”,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主动感知企业和群众需求,精准提供服务。
据介绍,第一批免于提交证照证明的服务事项清单将于9月底前发布实施。
|
编辑:luyi |
|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