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钰 通讯员 赵秀莲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有关文件精神,弘扬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邹平市梁邹小学结合自身实际和特色,深入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工作和劳动教育课题研究,以各类教育资源相互整合促进教师研究团队穿插组建,不断丰富和拓展劳动教育实施途径,充分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强化学生劳动观念。

近段时间以来,该校积极组织班级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为每个班级配备种植箱,鼓励师生在种植箱中种植粮食、蔬菜、花卉等,并组织专人对各类植物特点进行简要介绍,以“种下一颗种子,培养一份美德”为目标,以班级为单位,呼吁同学们对种植箱中的植物共管、共养、共提升。自活动开展以来,同学们每天轮流对班级植物进行照顾与保护,并利用课余时间对植物进行浇水、松土、施肥,并细心观察本班植物与其他班级的植物生长变化差异,在培养耐心与信心的同时,更能有效促进学生责任感、使命感的养成。
在同学们的用心呵护下,“绿色长廊”的种植箱俨然披上了一件件绿色的“外衣”:水灵灵的油麦菜绽开了笑脸,小青菜和辣椒也都跃跃欲试地钻出了土壤。当看到自己付出的辛勤劳动有了美好的收获,同学们内心都有说不出的喜悦。

除了营造良好的劳动氛围,学校还将在校学生年龄、认知特点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相结合,积极探索劳动教育新模式,让劳动课程系统化、劳动实践多样化。通过大力开展学科劳动融合课程,将劳动教育融入美术、语文等课堂,聚焦劳动教育主题,以学生兴趣推进劳动教育,带动文化学习。同时,开设家庭生活劳动课程,开展“家政进课堂”活动,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分享“劳动小妙招”,在居家学习期间引发热烈反响,教育效果明显;充分利用校园闲置土地,为学生开辟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半亩农场,实行班级循环承包责任制,进行自主管理,让同学们在实践中体验播种、陪护、收获的过程。
下一步,邹平市梁邹小学将始终坚持好以“育人”为根本的教育使命,注重挖掘劳动教育课程的生长点和延伸点,多措并举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把劳动课程由学校“小课堂”和田间“大课堂”相结合,合力迸发出“劳动育人”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