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济导报记者 吴淑娟
5月13日,青岛海关、济南海关联合推出19条措施,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促进山东外贸保稳提质。
这19条措施主要包括加快企业急需货物通关、保障大宗资源性商品进口供给、完善新冠疫苗试剂快速通道、加快农食产品进出口通关、提高港口集疏运效率、保障进出境邮路畅通、推动RCEP高质量实施、支持重点产业降本增效、推广税收管理新模式、积极培育外贸新动能、深化核查分类改革、加大企业信用培育力度、全面推行“不见面”业务办理模式、推介应用主动披露制度、推进“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建设、支持高水平开放平台建设、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完善企业问题清零机制,以及强化统计监测分析和数据服务等。
在加快企业急需货物通关方面,济青海关将引导企业应用“两步申报”“提前申报”“两段准入”等通关模式,将整体通关时间控制在合理区间,提供稳定的通关预期,并在符合条件的港口深入推进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试点,扩大“先期机检、码头直提”模式应用范围。
在保障大宗资源性商品进口供给方面,济青海关将对进口铁矿、棉花等大宗商品实行依企业申请实施重量鉴定、品质检测,对进口原油、部分矿产品实施“先放后检”检验监管方式,实施进口矿产品“船铁直转”模式,支持粮食进口企业自主选择靠泊检疫或锚地检疫。
为提高港口集疏运效率,青岛海关、济南海关将发挥黄河流域“11+1”关际一体协同机制作用,深化“陆海联动、海铁直运”改革,助推山东港口布局建设内陆港;复制推广智能“水水中转”模式,放大港口枢纽作用;支持企业开展铁路“快速通关”业务,助力“齐鲁号”班列关键物流节点城市建设。
此外,济青海关还将积极开展山东省RCEP实施“攻坚年”活动,成立“服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原产地技术服务队”,支持开发上线“鲁贸通”平台,指导企业择优适用协定税率。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4个月,山东外贸进出口总值9688.1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14.2%。其中,出口5727.1亿元,同比增长22.7%;进口3961.0亿元,同比增长3.9%。山东对RCEP其他成员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进出口增长较快,增幅分别达到19.9%和26.6%,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比例达到36.9%和35.5%。
|
编辑:luyi |
|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