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初磊 山东推进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上线步伐加快。山东电信相关负责人表示,各项建设和准备工作均已完成,能够确保5月17日完成济南、青岛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的上线任务。 济南、青岛两个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上线后,山东成为拥有两个国家级直联点的“双枢纽”省份,将迎来哪些新机遇? 5月6日,山东大学软件学院教授、博导,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刘磊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成济、青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意义重大。“将为山东省在工业互联网、政务服务、民生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保障。”他分析,当前世界已步入了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所带来的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成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新增长的重要引擎。与此同时,经历了工业革命、电力革命、信息技术革命的人类社会,正在加速迈入一个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预计到2025年,亿级联结将广泛应用于公用事业、交通、制造、医疗、农业和金融等各个领域,推动数字化转型。 经济导报记者从山东省大数据局获悉,今年,山东围绕“网、云、端”以及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领域,加快构建泛在连接、高效协同、全域感知、智能融合、安全可信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 骨干直联点增设最直接的效应便是降低跨区域间的流量绕转、实现流量就地交换,极大提高建设地的网络连接速度和质量。全国层面看,各地争相布局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北京、上海、广州等16个城市已经建成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加上济南、青岛两市,全国建成的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将增至18个。 济南、青岛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开通后,数据中心互联互通的“信息动脉”与直达用户的“神经末梢”持续塑强,端对端时延显著降低。对整个省域来说,山东全省数据中心跨网延迟可降低60%以上,边缘计算节点数量超过160个,同比增加240%。 刘磊认为,济、青两个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的建成,将在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产业互联网、移动承载和全息通信等方面提供可行的基础和支撑,其高速、低延迟、规模接入的特征将弥补目前的网络端到端互联的短板。5G技术应用已经使网络接入的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次骨干网的革新和骨干网直联点的建立在省内将提升网络链路与交换效能,使网络两端的联结得到本质的改变。与此同时,在革新中将推动一系列的关键技术发展,包括确定性IP技术、内生安全机制等。 “可以预见,不远的将来,山东省将在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化延伸等方面受益于此次两个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的建成,带动数字经济、工业数字化升级、民生、医疗健康等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刘磊表示。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