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导报原创
潍柴拿出6441万元重奖“他们”,研发成企业“杀手锏”
来源:大众报业·经济导报   加入时间:2022-4-27 17:45:22  
 

  
    经济导报记者 段海涛
  潍柴再次成为人们眼中“别人家的公司”。
  4月26日,潍柴集团召开2021年度科技激励表彰大会,李勤、曾频、杜洪流三位博士荣获高端人才特别奖,每人奖金200万元;两个研发团队分别获重奖500万元,另有一批科技创新团队和个人获奖,奖励总额达6441万元。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潍柴集团此前就曾重奖企业科技人员,而研发一直是潍柴的一项重要支出,近10年来,潍柴仅发动机技术研发费用就突破300亿元。以研发创新为支撑,潍柴业绩近几年持续增长。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表示,“潍柴要在我国装备制造业自立自强的发展中发挥顶梁柱作用,让中国动力行业领跑全球。”
  让研发人员“名利双收”
  在疫情蔓延和经济下行的双重冲击下,不少企业走到了经营的危急时刻,裁员降薪成为了“过冬”的常态化手段。不过,也有一些企业逆风前行,“韧”性十足,持续保持着研发大投入、科技大激励的势头。
  经济导报记者从潍柴了解到,此次科技激励表彰大会授予李勤、曾频、杜洪流3位博士“潍柴高端人才特别贡献奖”,每人奖励200万元;授予高热效率柴油机研发、国六柴油机研发等两个项目“潍柴技术发明特等奖”,各奖励500万元。同时,对“潍柴科技创新优秀工作者”“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工人技术革新成果奖”一并奖励,累计金额高达6400多万元。
  “未来我们将聚焦产业短板、技术瓶颈,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掌握一批别人拿不走、全国叫得响、全球立得住的自主可控核心关键技术。”获得重奖的曾频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介绍,61岁的曾频是电控软件专家,2014年5月进入潍柴北美公司,近三年来,他带领的电控与软件团队由200人发展到今天的近1000人,并展开了工具链的研发和创新,从应用开发到策略开发、从底层设计到工具链研发,形成了系统性的自主开发能力,推动潍柴的电控技术迈向世界一流水平。
  而被重奖500万元的潍柴高热效率柴油机研发团队,是一群平均年龄32岁的80后、90后,他们两次刷新世界内燃机热效率的新高度。2020年9月16日,潍柴发布了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0.23%的商业化柴油机,就像人类史上百米赛跑首次进入10秒,树立了世界内燃机热效率新标杆。时隔480天,潍柴再次刷新自己创下的世界纪录,将全球本体热效率首次提高至51.09%,切实提高了中国在世界内燃机领域的话语权。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潍柴集团重奖科研人员早有先例。此前的2019年,潍柴曾召开科技创新发展暨科技奖励大会,拿出1亿元重奖科技创新工作者,共设“产品创新奖”“持续改进奖”等120多个项目。其中,授予潍柴动力总设计师张纪元“潍柴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1000万元,创潍柴历史个人单项奖励之最;授予“大国工匠”王树军“潍柴首席工匠”荣誉称号,奖励100万元。
  科技创新推动企业发展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谭旭光一直视核心技术为“定海神针”,在研发投入上从不心疼钱,近10年来潍柴仅发动机技术研发费用就突破300亿元。而在“高压力-高贡献-高薪酬”生态的激励下,潍柴研发人员“名利双收”也成了常态。
  研发支出在上市公司潍柴动力身上体现得更为直观。Wind数据统计显示,2017-2021年,潍柴动力“研发支出合计”一项分别为56.47元、64.94亿元、73.47亿元、82.94亿元、85.69亿元,呈现逐年增长之势,5年合计超过360亿元。
  据了解,目前潍柴的研发已经从传统发动机领域,拓展到新能源、智能驾驶、车联网、电控、软件开发等前沿和基础研究领域,科研阵线越拉越长,钻研领域越来越深。
  仅以新能源为例,潍柴动力就掌控了燃料电池、电机及控制器、空压机等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优质资源,在新能源动力领域建立了覆盖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纯电动三大动力总成平台,并实现多场景应用。
  研发对市场的推动也显而易见。以国六发动机为例,2014年潍柴成为国内首家通过欧Ⅵ认证的企业,为国六产品技术打下坚实基础;2018年,潍柴成为国内首家通过重型柴油机国六b官方认证的企业,并率先投放市场;2021年8月,国六排放法规全面切换不过月余,潍柴已累计销售40万台国六发动机,产销量遥遥领先。
  以研发创新为支撑,潍柴动力业绩近几年也持续增长。财务数据显示,2017-2021年,潍柴动力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515.69亿元、1592.56亿元、1743.61亿元、1974.91亿元、2035.4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68.08亿元、86.58亿元、91.05亿元、92.07亿元、92.54亿元。



编辑:luyi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