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戚晨
近日,济南市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32位政协委员、专家和企业家代表围绕突出济南消费特色、培育消费新业态、发展消费新模式、聚合优质消费资源、构建消费新平台、推进消费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建言献策。经济导报记者同步跟随走访济南的文旅综合体项目、“首店”特色商超等发现,在促销费、提质升级的过程中,不少文旅和商超企业进行了颇有价值的探索。
沉浸式体验增强带入感
“来济南融创文旅城一定要体验一下‘飞跃丝路’项目,让游客像雄鹰一样翱翔在高空,俯瞰壮丽美景,体验‘云游’中国的震撼,尤其是可以一站式俯瞰到济南的优美景色,把山、湖、泉的文化都融合进去。”经济导报记者跟随济南市政协组织的调研团,一同到济南融创文旅城调研时,济南融创文旅城总经理邵明磊介绍了文旅综合体中的这一独特项目,“如果是周末来游玩,有的游客甚至要排队两个小时才能体验上一次,有的年轻人宁可排队等待,一天体验4、5次还不够。这些现象都表现出了沉浸式、体验式的文旅项目颇受欢迎的现状。”

济南的“明湖秀”、潍坊的沉浸式夜游项目“金宝星夜”……近几年来,游客不再只满足于扁平化、缺少体验的文旅产品,随着AR、VR、智能互动等科技元素的应用,山东多地不少文化单位、景区景点在沉浸式文旅项目上做出尝试,沉浸式体验逐渐赋予文旅产品新的形式和意义,沉浸式文旅迎来快速发展期。
“不同于一线大城市、大景区的定位,山东的城市如何走出一条具有本土化特色的文旅发展道路?”邵明磊认为,推动济南文旅发展新趋势,促进文旅消费,应首先从景区和项目入手,打造出集合资源监测、运营管理、游客服务、产业整合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旅游示范景区。“是否能够让各景区联合推出景区一卡通智慧解决方案,让游客享受便利优惠的同时实现互相带流量。此外,可以进一步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支持旅游景区导入演艺业态,打造实景演出、舞台剧、演唱会等旅游娱乐品牌,实现旅游目的地娱乐体系建设。”

山东大学山东发展研究院副教授李少星表示,借助VR虚拟仿真技术,建立丰富的消费体验场景,可以增强用户消费的沉浸式体验与场景化带入感,提升消费意愿。“时尚化、特色化、亲民化、创新化可以构成济南消费提质升级的四个维度。济南只有聚焦四个维度、统筹推进各个消费领域的精准突破,才能在新一轮消费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首店”经济打造样板
2021年底,盒马鲜生济南首店开业,市民“打卡”、大排长龙等待购物的照片刷爆朋友圈。平均进店时间达1小时,万达商场的整体客流创造了近三年来的新高。开张即热卖,在济南,因为“首店”入驻的火爆场景,已经不是稀罕事。

盒马鲜生山东区域公共事务部总监张金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首店”对于一座城市消费市场的带动力不言而喻。济南盒马以全球直采模式打造最优供应链体系,通过“买手制”优化商品结构打造最具竞争优势的商品服务消费者,引入了只卖一天的盒马“日日鲜”系列产品和最优性价比的“盒马牌”自有品牌等。
所谓“首店”,是指在行业内具有代表性的品牌或新潮品牌,在某一区域开的第一家店。也可以说,是传统老店通过创新经营业态和模式推出的新店。
“针对年轻消费者的喜好,我们专门研发了小份装的烤鸭、卤鸭等产品,可以让消费者边吃边逛。”据盒马鲜生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盒马鲜生为了迎合济南人的口味,特意打造了全国盒马鲜生中最大的主食专柜,拥有馒头、大饼、花卷等主食近40余个品种,还在积极研发杂粮包、红豆卷、酱肉包子等更多品种,最大程度满足济南本土消费者的饮食习惯和需求。

在山东,目前不乏新消费业态,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王安表示,应把“首店经济”作为重要的创新路径,积极招引高端品牌和培育本土品牌,扩大山东都市消费市场的服务和辐射范围。
济南高新控股集团董事副总经理李军认为,目前,济南在构建消费新平台方面存在平台设计定位不够高、新商贸载体比较分散等问题,对此应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消费新平台定位。可将新消费平台打造成黄河流域乃至长江以北中高端消费品博览会举办地、集聚区和进口商品“世界超市”“非遗”商品展销中心,持续聚焦“高、新、优、特”消费精品,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在已有的平台基础上打造城市“首店、首牌、首秀、首发”经济集聚地,吸引国内外优质消费精品常年在济南首发、展示和销售,让泉城济南真正成为传统历史文化与新时尚新消费新潮流相融合的商业样板。
提质升级打好组合拳
2021年山东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好于全国2.8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7.4%,高于全国3.5个百分点。淘汰低端业态、紧跟消费结构升级的大趋势,加强创新消费业态和模式的构建,山东在不断探索中撬动了新一轮的消费增长。
“受疫情多点偶发成为常态的影响,区域消费市场仍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当前消费尤其是社零额增速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张金菊说,以超市零售为例,目前济南市商超线上网络销售占比一般在10%至20%之间,而上海新零售商超这一比例可达到40%至50%。对此,张金菊认为,应该打造一批新兴的数字消费体验中心,或者通过零售与文博领域、老字号与新零售等跨界融合,塑造济南品牌价值,打造兼具文化内涵和年轻气息的网红零售产品、消费活动。
消费升级不断向纵深发展,对城市商业体系的丰富完善提出了更高要求。2021年,山东省启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改造提升工程,济南、青岛、烟台3市获批国家级试点,临沂、东营、滨州、济宁4市被评为首批省级试点城市。
“近年来,山东省消费领域的新业态快速涌现,消费内容不断由商品向医疗、教育、文化娱乐等服务领域拓展,消费模式由传统商业模式向‘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方向转变,形成了新业态推动新消费,新消费带来新业态的良好局面。”山东省商务发展研究院商贸流通研究所所长商庆竹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无人零售、智慧消费等新业态将持续发展。他建议,山东应继续紧盯消费新业态,打好组合拳,将新消费打造成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