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导报原创
山东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数降至个位数
来源:大众报业·经济导报   加入时间:2022-3-27 5:54:31  
 

  经济导报记者 初磊
  3月26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2022年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第十五场,经济导报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3月25日0时至24时,全省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75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2例,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绝大部分出自隔离管控的重点人群。3月25日,全省本土确诊病例治愈出院61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医学观察58例。
  当前,全省疫情防控趋稳向好的态势持续巩固,防控成效进一步显现。截至3月25日,全省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数20天以来首次降至个位数,滨州报告新增感染者数量已连续6天下降,疫情形势正加快好转。
  疫情防控和利用外资“两手抓 两不误”
  山东省商务厅副厅长崔洪光介绍,省内疫情发生以来,省商务厅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一手抓外资企业疫情防控,一手抓保障企业生产经营,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措施,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定期开展外资企业全员核酸检测。从3月14日起,按属地原则,市级统一指挥,以县(市、区)为单元,充分利用多种检测力量,组织外资企业定期、有序开展全员核酸检测。3月19日完成首轮外资企业全员核酸检测,检测人数102.5万人。截至今天(3月26日)下午,已完成新一轮外资企业核酸检测。
  千方百计为外资企业纾困解难。为减轻疫情对企业的影响,充分发挥“全省稳外贸稳外资服务平台”作用,建立了与重点外资企业直通渠道,广泛收集企业诉求,省市县三级联动,“一企一策”为企业纾困解难。针对货物运输受阻问题,指导各市商务部门采取送证上门等方式,协助外资企业办理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保障车辆快速通行。针对员工到岗率下降问题,积极引导具备住厂条件的企业进行闭环管理,提高员工到岗率,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多措并举推动外资高质量发展。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利用外资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今年1-2月,全省实际使用外资32.9亿美元,同比增长45.6%,增幅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主要采取措施:一是抓好2022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落实,指导企业用足用好惠企政策,为重大外资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要素资源保障;二是精心筹备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和“山东与世界500强连线”等重大经贸活动,把活动筹备过程,作为洽谈项目、推进项目的过程,不断增加项目储备,推动项目落地;三是狠抓在谈、签约、落地“三个一批”项目跟踪服务,特别对疫情发生城市的外资大项目,指导各市安排专人“一对一”线上持续跟进,推动签约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到资,全力实现一季度实际使用外资“开门强”。
  主要“菜篮子”产品产能稳定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褚瑞云介绍,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省农业农村厅立足职能,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农产品稳产保供,着力加强生猪、蔬菜、水产品等“菜篮子”产品生产,努力确保“菜篮子”产品产得出、供得上。
  从蔬菜生产供应情况看,我省共生产13大类150多种蔬菜,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2200万亩左右;总产常年稳定在8000万吨以上,自1991年以来一直位居全国首位。为抓好蔬菜供应,省农业农村厅确定了19个主产县(区)作为全省蔬菜保供基地。当前,我省蔬菜在田面积、产量情况均好于上年,预计今年春播蔬菜面积1423万亩,比上年增加5.28万亩。据农情调度,截至3月21日,全省已播春播蔬菜408万亩,蔬菜在田总面积802万亩。目前处于采收期的设施蔬菜约300万亩,平均日产蔬菜20万-25万吨左右,高于上年水平,市场供应充足。后期随着光照、温度等条件进一步好转,蔬菜日产量将进一步提高。
  从畜禽生产供应情况看,全省肉蛋奶年产量约1500万吨,占全国的1/10,可满足1.5亿人消费需求。省农业农村厅在全省确定了1006家生猪产能调控基地、161家生猪屠宰企业作为全省猪肉保供基地,确定了16个主产县(市、区)作为全省鸡蛋保供基地。今年以来,畜禽生产总体平稳,猪肉、鸡蛋等主要品类供应充足。据监测,目前全省生猪养殖基本稳定,猪肉日供应量保持在8000吨以上;禽蛋供应仍保持在较高水平,日供应量在0.9万-1万吨。
  从水产品生产供应情况看,省农业农村厅确定了威海、烟台、青岛等市作为全省水产品保供基地。目前,全省各类水产品日供应量可达1.7万吨,完全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总的来看,当前全省肉、蛋、菜、水产品等主要“菜篮子”产品产能稳定,我们有信心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充足的农产品供应。



编辑:luyi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经导财评丨规范收费行为让平台经济行稳致远
·> 一周山东金融人事|17份行政许可公布,涉及工商银行威海分行行长等
·> 低至0.01%!理财公司再掀“降费”潮
·> 一季度净亏6.6亿,小鹏汽车“押宝”AI智驾辅助
·> 出口额激增16.1%和15.2%!纺织鲁企“出海”创新突围
·> 山东金融管理部门联合部署 推动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 2025年山东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荐目录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落地!市场反应如何?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