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王伟 “十四五”期间,山东将如何实现“清洁海洋、健康海洋、安全海洋、美丽海洋、绿色海洋”建设目标?3月9日,经济导报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山东强化精准治污,建设清洁海洋,提出深化陆源入海污染治理、加强陆海衔接区入海污染控制、推进海上污染防治三项重点任务。2023年年底前,完成全部入海排污口整治任务。2025年年底前,入海河流国控断面全面消劣,省控断面基本消劣;沿海主要港口和纳入名录管理的渔港污水垃圾收集处置率达100%。 “十四五”时期,是深入打好重点海域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更大成效、持续增强人民群众临海亲海获得感和幸福感的五年。山东在谋划“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时,创造性提出了“清洁海洋、健康海洋、安全海洋、美丽海洋、绿色海洋”的目标,将精准治污、生态修复、风险防范、提升亲海品质和发展海洋碳汇等任务有机串联起来。 加强保护修复,建设健康海洋。提出严守海洋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修复恢复海洋生境、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三项重点任务。 防控环境风险,建设安全海洋。提出严格环境风险源头防控、强化环境风险应急处置、强化海洋损害评估和后果严惩三项重点任务。2022年年底前,完成海洋环境风险源排查,形成环境风险管控清单,并基本建立协调联动、权责分明的海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机制。 坚持系统治理,建设美丽海洋。提出加强“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提升公众亲海环境品质两项重点任务。2025年年底前,将黄河口、套子湾、桑沟湾、西岸前海湾区、崂山湾等建成“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国家“美丽海湾”,并评选创建10个省级“美丽海湾”。 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绿色海洋。提出开展蓝碳调查评估、促进海洋产业减污降碳、加快发展海洋碳汇等3项重点任务。探索实施精准治污、科学治污新模式和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新模式,推动海洋减污与应对气候变化协同增效。 深化陆海统筹,提升治理能力。提出完善责任体系、健全政策法规制度体系、提升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能力、提升执法监管能力、强化科技支撑能力等5项重点任务。聚焦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拓展海洋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和指标,提升海洋生态环境精细化和智慧化监测监管水平,组织开展联合执法、交叉执法,织密海上立体防控网。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