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齐鲁大地
聚焦“三大主业”优化营商环境 邹平经开区全国排名上升61位
来源:大众报业·经济导报   加入时间:2022-2-19 9:50:14  
 

  魏桥轻量化基地助力“创业魏桥”向“科技魏桥”转变。
  2021年,邹平经开区聚焦经济发展、双招双引、服务企业“三大主业”,共实施重点项目26个,总投资112.6亿元
  近日,商务部公布2021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在全国217个国家级经开区中,邹平市经济开发区综合排名第155位,较上年上升61位次,取得历史性突破。
  2021年,邹平市经济开发区紧扣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突出做好经济发展、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各方面工作,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效。2021年该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0亿元,同比增长10.5%;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80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税收收入60亿元,同比增长38%;实际使用外资2.08亿美元,同比增长30%。
    项目支撑强有力
   产业转型成效显

  重点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也是区域竞争的“生命线”。2021年,邹平经开区聚焦经济发展、双招双引、服务企业“三大主业”,共实施重点项目26个,总投资112.6亿元。其中,魏桥轻量化基地首台全铝车身已下线,标志着魏桥轻量化基地实现了全链条运转,是“创业魏桥”向“科技魏桥”转变的现实印证,走出了一条绿色化、轻量化、国际化新路。宏顺中欧循环科技产业园项目再生铝车间、拆解车间等厂房主体施工。该项目采用高度自动化金属破碎及分选,配合再生铝除杂保级使用技术,填补了滨州铝产业链“再生循环”关键一环,使滨州成为中国先进的再生铝循环基地之一。礼德新能源年产32万吨光伏新能源发电系统铝合金材料项目实现了从铝水到铝合金型材的全产业链生产,投产后年可生产32万吨光伏发电系统铝合金材料,实现产值67.4亿元、利税7.7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500个。
  聚焦实施“双招双引”战略,一手狠抓招商引资,另一手狠抓招才引智,不仅吸引了大量的优质产业和资源要素,而且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深化中德合作,其中山东宏桥计划利用外资14.7亿元,与德国顺尔茨公司共同建设中欧循环经济国际合作园区,形成年拆解报废汽车10万辆、处理废铝50万吨的生产能力,目前已实际利用外资1.8亿元,年内实际利用外资可达到6亿元。扎实推进与日韩合作,确保日本圣利特铝包装罐等外资项目顺利落地。
  同时,邹平经开区高标准做好产业规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传统主导产业提档升级为主体,以医药产业园和工业邻里中心建设为两翼,加速园区新兴产业转型,全面提升城市“品味”,全力打造经开区“一体两翼”总体发展新格局。
    营商环境更优化
   要素保障更完善

  近年来,邹平经济开发区坚持尊重企业家、厚待投资者、服务纳税人,全面营造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的发展环境,用心用情用力厚植企业和企业家成长的沃土。
  放眼邹平经开区产业拓展和经济发展成就之路,离不开该区“持续加速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战略。邹平经开区推行的“全领域、全流程帮办代办”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帮办服务。同时,持续深化“体制机制”和“放管服”改革,承接省市县权力事项137项,并开设山东政务服务网邹平经开区服务站点和端口,设置快速办理通道,在省级审批权限下放后,以重点问题特事特办的原则,迅速为山东魏桥铝电有限公司成功办理企业境外投资证书。
  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邹平经开区不断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全域综合管廊、东部邻里中心、西部商贸综合体等工程,年内预计完成投资5亿元,打造产城融合、服务配套、宜居宜业的现代化经开区。加快推进总投资61.8亿元的邹平货运铁路专用线建设,确保今年年底前正式开通运行,届时可形成每年3000万吨的运量,大大改善经开区物流环境。积极推进保税物流中心升级综保区,在货物通关、贸易、生产加工等方面为进出口企业提供最大便利。在现有7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的基础上,今年新建设魏桥铝深加工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等园区标准厂房35万平方米,园区内生产要素齐全,服务配套完善,各类企业“拎包即可入驻、带设备即可生产”。
  未来5年,围绕工业强市,邹平已擘画出一条新的更高起点上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快实现工业自身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四链融合发展,实施“工业提质提效”工程,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现代产业体系,力争到2026年,规上工业营收达到6000亿元,稳居全省县域前列。  
  (王钰 李浩然)



编辑:fujian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这些地区间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回家更快了!
·> 世界首个!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
·> 91家公司排队备案境外上市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热门选择
·> 1月16日A股收盘:大金融股异动,带动指数飘红!
·> MLF超额续作,一季度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 深股通新增2只宽基ETF,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创业板优质企业
·> 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这些板块有望受益
·> 沪深交易所发出38份纪律处分,释放“严监管”信号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