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五莲县生态强县建设卓有成效。图为城区新貌。 |
今后五年,五莲县将突出重点、把握关键,锚定“两区三高地”等建设,让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回首过去的五年,五莲县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就令人振奋。面向未来,五莲县将以生态强县、产业强县、人才强县、科技强县战略统领发展全局,聚力打造现代绿色低碳产业集聚区、农商文旅康体融合发展示范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新高地、“两山”理论实践创新新高地、幸福乐居品质生活新高地,着力构建“北上南下、东接西连”四方联动、全域协同的开放新格局。 发展正当其时 五莲大有可为 在中国共产党五莲县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五莲县委书记武光锋说,当前,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和青岛都市圈发展进程正在加速推进,五莲地处“两圈”范围,发展机遇叠加,可以在融入中实现借势借力发展。 在地理位置上,五莲地处临海,25公里内有日照港、董家口港2个亿吨大港,百公里内有青岛、潍坊、临沂、日照4处机场,海陆空交通便捷。 生态资源上,五莲是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绿化模范县,五莲山旅游度假区是国家森林公园、山东省三大生态旅游区之一,县域森林覆盖率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空气优良天数常年保持在300天以上,生态资源具备转化为发展动能的优势基础。 产业基础上,五莲既拥有汽车及装备制造、石材建材、纺织、铸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又有大批新落地“四新”项目加速投产达效,具备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壮大的坚实根基。基础配套上,五莲已形成“一区多园”生产力布局,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平台持续提档升级,要素支撑更加充足有力。 人才队伍上,经过多年的锻炼,练就了一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培育了一支有激情、有情怀、善创业的企业家队伍,拥有了一支技术过硬、吃苦耐劳的产业工人队伍,人心思进的发展氛围充分激发。 同时,随着京沪高铁二通道、青岛西连接线、日照连接线的开建,五莲将全面迈进高铁时代,成为连贯南北、承东启西的区域性枢纽城市。 “四项战略” 统领发展新格局 今年,五莲县提出以生态强县、产业强县、人才强县、科技强县“四项战略”统领发展全局,打造五莲发展新优势。 未来五年,五莲县将把生态作为强县之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既保护好绿水青山、打响生态品牌,又培育生态产业、推动绿色崛起。把工业作为强县之基,以壮大实体经济为着力点,以扩量提质增效为目标,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用好“一区多园”平台载体,加快汽车及装备制造、石材建材、纺织、铸造等现有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新兴产业培植壮大,加快膨胀总量、优化结构、提升质效,挺起五莲大发展大跨越的脊梁。把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加大对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科技平台、现代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培育力度,推动旅游、文体、康养、商贸等生活性服务业提升品质、协同融合,实现消费升级。 同时,把人才作为强县之要,牢牢把握“招引、培养、用好”三个关键环节,广开进贤大门、广纳天下英才,建设一支规模大、结构优、素质高的人才队伍,为五莲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智力支撑。抓牢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把科技作为强县之道,持续增创内生动力。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择优培育一批核心技术高、科创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行业话语权。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畅通转化渠道,持续增强科技创新供给数量和质量。 “两区三高地”建设 让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今后五年,五莲县将突出重点、把握关键,锚定“两区三高地”等建设,让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着力建设现代绿色低碳产业集聚区。深入推进结构性节能减排,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到2026年绿色低碳产业规模明显壮大,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单位GDP能耗比2021年下降10%以上,绿色智造体系基本建成。 坚定不移推进产业握拳发展,着力建设农商文旅康体融合发展示范区。走因地制宜的特色化融合发展路子,坚持系统思维,加快推进资源要素整合、链条深度融合,形成多点支撑、多业融合的大产业发展格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坚定不移推进共同富裕,着力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新高地。在已经形成的良好基础上,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新办法,奋力蹚出新路子、形成新样板。 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建设“两山”理论实践创新新高地。全力争创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坚定不移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着力建设幸福乐居品质生活新高地。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为民办实事制度,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李维江 李绪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