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琼 通讯员 房娜 孙萌茜
今年以来,惠民农商银行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积极践行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的经营宗旨,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截至目前,该行共发放黄河流域贷款54.95亿元,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探索路径、作出示范。

开拓现代化绿色发展道路
惠民农商银行坚持绿色导向,强化对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绿色低碳生活等领域信贷支持和惠民便企服务。该行做好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碳减排领域资金支持,加大对节水灌溉、分布式光伏发电等项目的信贷投放,大力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贷”等信贷产品,助力辖区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截至目前,发放“分布式光伏发电贷”2516万元。完善绿色金融合作机制,争取政策支持,与滨州市人社局联合开展“一分钱乘公交”绿色出行公益活动,惠及群众1000余人。强化对绿色低碳生活领域信贷支持,推动支付环境绿色升级,积极推广聚合支付业务,持续改善乡镇、农村集市、商业聚集区及公交车、出租车等领域支付环境,助力提升智能化、绿色化生活水平,截至目前,发放绿色消费分期贷款1191万元。
建设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
惠民农商银行结合全县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布局,将支持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等作为绿色金融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开展精准营销,持续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加强对绿色农业信贷支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全力保障绿色农业信贷需求,持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瓜果蔬菜等“菜篮子”工程的信贷支持,大力推广“粮食增产贷”“大棚贷”“鲁担惠农贷”等产品,推动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升级换代。截至目前,发放“鲁担惠农贷”9467万元、“粮食增产贷”11233万元、“大棚贷”821万元。
全面落实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该行以五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五大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作为信贷投放着力点,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产业园区等交流合作,加大“科技成果转化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投放,助力产业结构优化转型。截至目前,“科技成果转化贷”2747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贷”8065万元。
降低绿色贷款综合成本。该行充分运用财政贴息、再贷款政策,加大“鲁担惠农贷”“创业担保贷”“退役军人创业贷”和“央行资金乡村产业振兴贷”等政策性贷款的推广,用好两项直达实体货币政策工具,对绿色低碳普惠型经营主体落实延期还本付息和信用贷款投放,持续释放政策红利。截至目前,发放“创业担保贷”37513万元、“央行资金乡村产业振兴贷”121126万元、“退役军人创业贷”2715万元。2022年以来,累计办理延期还本付息手续136374万元。
大力支持黄河流域乡村建设
惠民农商银行立足黄河滩区迁建、乡村建设等实际,积极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普惠金融支持力度。
该行根据滩区居民生产经营特点,深入做好对大年陈黄河滩区特色农业和返乡创业居民的融资服务,积极支持生产生活绿色转型,截至目前,累计支持黄河滩区迁建农户生产经营2000余万元。加大普惠金融服务力度,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客户经理定时定点驻村服务、农金员随时随地驻村服务”的驻村新服务模式。截至目前,惠民县辖内1118个村庄,开展整村授信村庄1100个,覆盖率达到98.39%,客户经理驻村(驻点)已实现全覆盖。
增强科技支撑能力。该行积极推广手机银行、“信e贷”等线上产品,畅通惠民便企渠道,提高绿色金融服务质效,充分运用“智慧营销系统”,提高获客营销数据运用能力,为提高乡村居民宜居水平补齐现代金融短板,截至目前,发放信e贷40247万元。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厂区等,积极举办环保公益行等活动,宣传绿色金融知识、信贷政策及金融推动减碳固碳情况,促进公众提高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