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目前,新型商贸物流产业已成为枣庄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图为欧亚班列枣庄港。 |
枣庄市把新型商贸物流产业作为“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和“6+3”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外抓招大引强,内抓挖潜培育。目前,该产业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去年以来,枣庄市把新型商贸物流产业作为“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和“6+3”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扩内需、促消费、畅流通的重要支点,外抓招大引强,内抓挖潜培育,抓实支持激励,积极主动服务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去年1-11月份,全市新型商贸物流业累计完成营业收入780亿元,对“6+3”现代产业总营业收入的贡献率超过35%。新型商贸物流业累计完成税收15亿元,对“6+3”现代产业总纳税额的贡献率超过20%。
强化自身招商 推动项目“快签早落” 按照枣庄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部署、构建“6+3”现代产业体系要求,枣庄市商务局主动作为,用好“一把手”招商、小分队招商、中介和平台招商等方式,第一时间“走出去”,赴北上广深等重点区域“点对点”引项目;积极主动“请进来”,与海王、新城控股、巴龙国际、山东互联网医保大健康、万物新生等名企强企“面对面”谈合作。 总投资50亿元的海王优品全国总部和数字化健康平台、总投资50亿元的新城控股·枣庄吾悦广场、总投资20亿元的巴龙·央联万贸食品产业互联网国内外双循环示范、总投资15亿元的互联网医保大健康服务平台及医药交易配送中心等大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5000万美元的枣庄市万物新生集团电商批发零售等B端业务总部项目在山东与世界500强连线暨深化与北美合作推进会上签约。去年1-11月份,累计签约项目20个,累计开工项目11个。 他们还全力加快创建中国国际闲置品循环链试验区,在山东省-韩国经贸合作交流会等各类活动中对试验区进行重点推介,持续扩大影响力,引起韩国商协会及大型企业集团的高度关注,达成合作意愿,正在精心筹备北京闲置品专场招商活动。
强化帮扶培育 促进企业“升规纳统” 该市健全商贸企业走访联系服务指导制度,以“小分队”形式常态化走访调研限上批零住餐企业300余家;健全优质企业储备培育制度,筛选并建立优质企业储备库,确定重点培育目标任务,“一企一策”制定帮扶方案。 位于滕州市的嘉誉公司在建设电子商务创业园后,通过招商引资,阿里巴巴诚信通等知名的企业落户园区,目前有电子商务经营户300多家。嘉誉国际商贸城(嘉誉干杂海产品批发市场)年实现国内国际线上线下年交易额约108亿元,场内就业人员1.5万人。2021年,投资建设滕州市保税区仓库暨嘉誉干杂海货市场提档升级项目,该项目列入省十四五规划,是省、市重点工程。 枣庄市商务局还积极对接中铁快运集团,经与中铁外服国际货代公司多次沟通协调,已确定枣庄市可作为除济南、青岛、临沂三个城市之外的全省第四个欧亚班列开行点,打造全省“一带一路”欧亚班列节点城市、枣庄版“丝绸之路”。班列开行线路不断丰富,去年3月底,欧亚班列滕州首班滕州-哈萨克斯坦开行;去年6月份,欧亚班列枣庄-波兰马拉舍维奇线路开行;加上去年首班开行的枣庄-俄罗斯班列,枣庄欧亚班列已形成3条线路,为出口企业增加更多便利选择。去年10月,枣庄欧亚班列纳入全国欧亚班列图定计划,截至去年11月底已发运欧亚班列40列。 目前,巴龙央联万贸平台项目落户枣庄高新区,现已开展相关工作。巴龙央联万贸平台将通过产地仓、中央仓、前置仓的一站式集采集配服务,构建网格化物流体系,实现智慧物流、精准服务、高效配送,并依托总部在青岛的港口优势,进一步壮大枣庄市新型商贸物流产业链。 (王兆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