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初磊
9月24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邀请省卫健委等单位的相关人士介绍“中医中药进万家”活动开展情况。

山东省卫健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庄严介绍,截至目前,山东128家政府办二级以上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已全部实现为有需要的门诊患者提供代煎中药并配送到家服务,其中,济南、威海和泰安等地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新技术,打造智慧中药房,为患者提供中药以及膏方的调剂、复核、煎煮、包装、免费配送、咨询等一站式服务。
中药是中医疗效的关键,但“候药难”“煎药难”“煎药品质保障难”三难问题常常困扰着百姓。济南市针对这些问题,于2020年9月份在全省率先试点,以“智慧中药房”建设为着力点,走出了“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群众得实惠”的新路径。
智慧中药房是基于现代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搭建的智慧中药药事服务平台,打通“诊治-开方-审方-煎制-配送-入户”的快速通道,为患者提供互联网预约、智能缴费、审方核方、中药代煎、个性化定制、药品配送、药事咨询等服务,实现了医、药、物流等全链条的整合和创新。
截至目前,济南市已建成宏济堂制药等6家智慧中药房,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服务范围覆盖所有区县,煎煮能力达每日1.6万张处方,累计处方量达380万张,服务患者近百万人。智慧中药房通过自动饮片调剂仓,实现400余种中药饮片的自动抓取、调配,使处方调剂速度提升到25秒/方,比人工调剂效率提高5倍,称量精准度达到98%以上,节省30%-40%的人力。
针对人民群众健康养生保健需求,山东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全力营造中医药特色的健康养生浓厚氛围。济南、青岛、枣庄、菏泽等地组织惠民义诊活动,并开展体质辨识、冬病夏治三伏贴、针灸、推拿、耳穴压豆等传统中医药特色体验活动,为群众提供面对面、零距离的医疗服务,让群众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提升对中医药的认同感。用活药食同源这一资源,推出“二十四节气药膳”目录和标准,让更多人学药膳、懂药膳、食药膳,共享健康人生。
为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山东坚持挖掘与整理并举,本着“疗效为本、特色突出、传承有序、群众认可”的原则,在全省范围内征集具有较高医疗、技术、经济价值的中医药诊疗技术、方药和文献等,全力推进中医药特色疗法挖掘整理推广工作。截至8月底,部分地市已通过中医药特色疗法网络征集系统上传项目166项,其中,中医药传统诊疗技术121项、中医药经验方29项、特色制剂方法8项、中药特色炮制技术4项、古籍文献资料1项、其他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