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吴淑娟
9月18日,济南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车型再增新成员,矩阵数据科技·豪驰智能汽车机动车道行驶的“零载人新能源物流车RoboExpress”获得路测牌照,并上路测试。至此,济南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区域已完成包括无人驾驶公交车、无人驾驶电动卡车、新能源快递无人车的路测。
智能网联汽车路测车型扩容
当日,济南市智能网联汽车联席会议举行“济南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新能源快递无人车技术测试”启动仪式,济南市智能网联汽车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通处副处长徐晓东向矩阵数据科技·豪驰智能汽车颁发“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通知书”和“智能网联汽车路测牌照”。

“此次投入测试的‘橙仕01D’车型是由矩阵数据科技·豪驰智能汽车自主研发新能源商用车。该车型属于高速车,设计时速超过70公里/小时,满足‘快递网点-驿站’场景配送需求。”矩阵数据科技总裁谷祖林告诉经济导报记者,随着“橙仕01D”路测,该车量产也在推进中。
据谷祖林介绍,“橙仕01D”车型身宽约1.5米、长3.5米、高1.6米,货箱体积达2.6立方米,可载运0.6吨货物,非常方便走街串巷送货;路测过程包括城市常速(不超过30公里/小时)以及高速(不超过60公里/小时)两个阶段,涉及跟车、红绿灯识别、行人避让、十字路口车-车通信、长直路车-车通信、超越慢车、障碍物识别、转弯、垂直停车等20余个项目。
据了解,2018年2月落户济南的山东豪驰智能汽车由矩阵数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投资,是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国第一个基于5G场景的无人驾驶大批量整车智造基地。该项目先后列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山东省重点项目、济南市重点项目,具备年产10万台的工业制造能力,目前已开始批量交付。
“‘橙仕01D’物流车路测标志着济南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车型再次扩容,也标志着济南市汽车产业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迈出新的步伐。”济南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工作联席会议总召集人、济南市工信局局长汲佩德在当日致辞时表示。
2000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济南近年来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作为工业强市建设的主攻方向之一,持续加大政策引导支持力度,大力推动汽车产业链式集群规模化发展,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吉利智慧新能源整车工厂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一批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相继落户,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建成省内第一条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2000亿级汽车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崛起。
据了解,早在2018年4月,中国重汽HOWO-T5G智能网联汽车即在天津港试运营,实现了L4级无人驾驶电动卡车由概念性产品阶段到商业化落地。
2020年11月,山东重工(济南莱芜)绿色“智造”产业城-中国重汽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项目投产,并下线了首台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汽车。主要生产“黄河”品牌高端重卡和全新一代豪沃TH7重卡,项目一期年产能力10万辆整车。未来该项目将利用新能源、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单一、传统的整车产品升级为新能源、智能网联绿色产品。
“济南市拥有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均达到4000亿级,中国重汽第一代首款智能卡车已经批量化生产并投放市场,全球首台无人驾驶电动卡车实现了试运营,位于高新区的5G通信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正式开放。2020年12月,济南市工信局牵头申报了国家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为济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汲佩德表示。
汲佩德透露,济南将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强链补链工程,着力打造纯电动为主、氢燃料示范、智能网联赋能的发展新格局。
支持领军企业联合高校及研发机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和联合研究机构,围绕高强轻质车身、关键总成及精密零部件、电机和电驱动系统等领域,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加快提升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能力。深入实施汽车企业智能化改造,推进智能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关键环节的深度应用,提升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智能化水平。
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燃料电池汽车购置等加大奖补支持力度,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按照“龙头+配套”的路径,发挥新能源汽车整车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吸引优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集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进一步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域覆盖的充换电生态。积极争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国家试点,充分发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5G通信、人工智能等产业优势,加强跨行业合作,加快构建车、路、云、网一体化支撑体系,打造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