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王伟
9月15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全面小康 奋进山东”主题系列发布会第五场——泰安专场,围绕“生态立市,打造绿水青山;产业兴市,共享国泰民安”主题进行发布。

据介绍,泰安市编制实施《东平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加快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坚决打好泰山石保护攻坚战,全面落实禁采、禁售、禁运要求,关闭所有大型奇石存放和交易场所,采挖买卖泰山石、破坏泰山山体的行为已成为历史。
绿色低碳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累计治理“散乱污”企业6809家,退出产能404万吨/年。总投资101.86亿元的泰安二期抽水蓄能电站顺利开工建设,投产后,该市抽水蓄能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80万千瓦,成为亚洲第二、世界第五大抽水蓄能装机城市。“十三五”时期,全市新能源装机较“十二五”增加167万千瓦,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1.9%。
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该市工业技改、制造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30.6%、32.1%,居全省前列。“十三五”末,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9%,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和绿色工厂分别达到15家、19家,“四新”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由2017年的19.6%提高到26%。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十三五”末,全市文化创意产业、精品旅游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15.1亿元、139.6亿元。“十三五”末,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369家,是“十二五”末的3.2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1.12%,比2015年提高24.27个百分点。
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城乡一体统筹发展。聚焦城市品质提升,加快建设现代化精品城市。城市格局更加优化。“十三五”时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43.3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4.8倍,累计新改建高速公路344.2公里,公路里程达到1.67万公里。以群众期盼20多年的擂鼓石大街中段顺利通车为标志,累计新改扩建城市道路30余条,相继打通断头路16条。首个高架路迎胜路南延工程仅用5个月的时间建成通车。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十三五”时期,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71万户。城乡垃圾治理一体化实现全覆盖,顺利完成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全国试点工作。在全省率先实现国家卫生城市(县城)全覆盖。大力推进泮河、明堂河、梳洗河等“八水共治”,依山傍水、休闲宜居的城市格局更加凸显。在广大干部群众、114万“泰安小美”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泰安市与所辖新泰市、肥城市成功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群众满意度由70%上升到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