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8月29日,游客在垦利区永安镇稻田观光塔上打卡留影。 程永锋 摄 |
东营市深入实施“旅游富民”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打响“黄河入海、我们回家”文化旅游品牌,着力打造亲近母亲河、体验原生态、享受慢生活的文化旅游胜地 ◆记者 李志海 通讯员 张利波 在黄河三角洲,有沧海桑田的神奇与壮阔,有河海交汇、新生湿地、野生鸟类三大世界级的旅游资源,黄河文化、石油文化、海洋文化、孙子文化、移民文化等多元文化相互融合…… 如此得天独厚的优势,让文化旅游产业这一促进消费和经济发展的“利器”,成为东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选项。东营市深入实施“旅游富民”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打响“黄河入海、我们回家”文化旅游品牌,着力打造亲近母亲河、体验原生态、享受慢生活的文化旅游胜地。 “旅游富民”三年计划 文化和旅游密不可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为深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东营市坚持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作为一盘“大棋”来谋篇布局,纳入全市“5+2+2”现代产业体系进行统筹部署,以“旅游富民”三年行动计划为实施路径,着力打造成为富民强市的幸福产业。 东营市制定出台“旅游富民”三年行动计划,成立市县工作专班,每年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及相关配套文件,明确目标、细化措施,不断健全工作推进体系。 与高层次专业机构合作,精心编制《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规划》,为打造沿黄地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示范样板、国际知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向世界展示大江大河入海口文明的标志地提供引领。启动编制黄河文化(东营)生态保护实验区、研学旅行等专项规划,产业布局和产品体系不断完善。 坚持“政府做线路,企业做项目,合力做市场”,立足东营多元特色地域文化,策划打造黄河入海奇观游、湿地城市生态游、黄河文化研学游、兵圣文化体验游、春夏秋冬四季游等主题“醉美”旅游线路。谋划实施一大批生态教育、自然体验、文化旅游精品项目,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文化内涵。着力发展和丰富旅游休闲度假业态,建设国际知名的生态摄影基地、区域自驾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打造研学之城、展会之城、赛事之城、美食之城。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黄河入海口城市、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东营主动融入重大国家战略,坚持生态优先,充分发挥入海口优势,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着力讲好“黄河入海”故事。 旅游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观河海交汇,赏野生鸟类,领略新生湿地风光……近年来,坐拥三大世界级旅游资源的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游客接待量与日俱增。今年,更是有不少游客慕名前来观赏“河海交汇”旷世奇观。“五一”假期,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接待游客6.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43%,实现旅游收入431.1万元。 作为东营市打造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主战场,近年来,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加快构建高品质、多样化生态旅游产品体系。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旅游服务质量持续提升。实施“黄河入海”低空旅游、北汊河河道疏浚等项目,实现常态化观览“河海交汇”。实施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红滩湿地景观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通过实施“旅游富民”三年行动计划,东营市中心城区和县区旅游重点项目加速突破,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在中心城区,实施了天鹅湖蓄滞洪工程、东八路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提升等一批湿地项目,石油科技馆成为彰显石油城市特色的工业旅游体验地,黄河三角洲动物园新建成的休闲观光科普园“花仙谷”成为网红打卡地,金湖银河文旅小镇项目招商深入推进。在各县区,孙武湖旅游度假区提升、东津渡教育康养度假区、黄河口大闸蟹产业融合项目等一大批项目加快推进,为游客提供更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东营市以自驾游、生态摄影、美食、研学等为主体的旅游产业布局基本形成,旅游拉动消费效应逐步显现。去年,黄河口(东营)啤酒美食节10天时间吸引市民和游客8.1万人次,营业额近千万元。“千车万人自驾黄河口”活动带动消费2000余万元。 迎四海宾朋“回家” 5月24日至26日,由中国旅游协会、东营市人民政府、全国休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办的2021中国休闲度假大会在东营市举办。 休闲度假大会期间,东营市同期举办以“等‘闲’识得东营面”为主题的“东营人游东营暨东营市休闲季”活动,在打响东营黄河入海休闲度假城市品牌的同时,让市民与游客真正享受到美好休闲生活。 聚焦文旅品牌打造,东营市持续深化宣传与线路设计推广工作,不断强化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坚持营销和宣传并重,线上和线下并行,在外出推介、扩大目的地营销的同时,充分运用多种媒体进行强有力宣传推介。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宣传片亮相首都国际机场。实施城市形象塑造计划,吸引全国29个省市10万多人次参与。开展“2021年首届东营网红打卡地”评选活动,话题播放量达1000余万次。赴重要客源地、重点景区宣传推广东营文旅资源产品。如今,“黄河入海、我们回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 近年来,东营市以“家”为导向,全方位提升旅游服务功能和水平,真正让游客来到东营像回到家一样舒适、温馨、放松。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旅游咨询服务中心40余处、旅游厕所360余座。出台《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方案》,在全市实施旅游服务标准化提升等九大行动计划。强化旅游市场监管,规范旅游服务内容和标准,有效提升全市文化旅游行业安全生产水平,保障了游客人身和财产安全。 “黄河入海处,必有大文章”。打造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东营不仅有诗和远方,更有“家”的温馨惬意。如今,这座美丽热情的城市正敞开怀抱,迎接四海宾朋“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