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戚晨
截至9月2日,“三通一达”以及百世、极兔等6家快递企业宣布将全网上调派费,末端派费每票上涨0.1元,用来直补快递员收入。如果按快递员人均每天派件200件算,人均月薪有望增加约600元。
涨薪背后,一线快递员获得感如何?用涨薪的方式留人能否改变当前快递业生态?9月2日,经济导报记者走访了多家快递企业,并采访了多位快递行业一线人员和行业人士,试图一探究竟。

“涨薪留人”很直接
“派费是快递员在基本工资之外,按件计算的提成收入,我们已经接到通知,每件增加0.1元的派件费。作为一线派件人员,尤其是在大城市,每个月多五六百元的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9月2日,在济南市高新区某小区负责派件的中通快递员徐志,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负责的小区年轻人居多,派件数一天算下来接近200件,如果是电商购物节等快递高峰期,每天派件数将翻倍,算下来如果每件增加0.1元的派件费,一个月就可以增加将近600元的收入。
随后,经济导报记者在位于济南市高新区的一家菜鸟驿站,采访了不同快递公司的多位快递员。顺丰快递的快递员表示,他们还没有涨薪,中通和圆通的两位快递员表示,公司已经告知此事。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快递加盟点负责人告诉经济导报记者,长期以来,快递员面临收入不稳、保障不全、认同不高等问题,加之行业竞争压力大,快递员的离职率也一直居高不下。本次快递派费集体上涨,是最直接的“涨薪留人”的手段,更可确保即将到来的节假日和电商节能够从容应对。
中国邮政快递报社发布的《2020年全国快递员基层从业现状及从业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有超过一半的快递员月收入不足5000元,高于1万元的只有1.3%。如此看来,这次“涨薪”幅度并不算小。
“我们这个行业人员流失率很高。长期一降再降的快递费用,不但让快递员、网点老板、快递企业连年承压,还让快递行业持续处于价格战的竞争环境中。这次涨薪,希望费用能真正足额补贴给末端一线配送人员,提高一线快递人员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徐志表示。
多家快递企业“诚意满满”
“我们这个职业其实是个‘高危职业’,一些价值不菲、易碎怕压的物品一旦出现问题,承受罚款的往往是末端的快递员。”做了4年快递员的张宇告诉经济导报记者,自己在2020年“双十一”期间就曾经被罚了700元,原因是客户退回的手机屏幕损坏,自己被商家投诉,最终只能由他承担这个罚款。
“罚款这一单,相当于一个星期的件都白送了。”张宇说,虽然这样的大额罚款不常有,但是客户、商家甚至公司对类似情况下的罚款从几元到几十元是“家常便饭”。
经济导报记者在调查走访中了解到,快递员很少能够百分之百拿到当月的派费,其中最大原因是被罚款的现象比较普遍。
“加盟制的快递公司,往往对快递员采取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以罚代管。一线快递员作为快递末端,活多钱少,待遇和权益保障急需得到改善。”中国消费电子行业协会顾问王行之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在快递员涨薪背后,更要落实的是企业管理制度和行业生态的改善,否则行业人员流失的现象就很难遏制,这就敦促企业要真正将涨薪落到实处。
今年7月,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提出“在保障合理的劳动报酬方面,要制定《快递末端派费核算指引》和《快递员劳动定额标准》,建立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
据了解,为了保障这一举措的顺利实施,此次6家快递企业涨薪“诚意满满”。极兔快递总部将成立快递员权益保障落实稽查小组,网内公布稽查举报联系方式,梳理快递员考核项目及处罚金额标准。申通快递表示,对于上调派费的情况,严令网点必须严格贯彻落实政策,不打折扣地惠利到快递员。此外,中通快递也规定上涨的派费将直发到派件业务员掌中通App,全国所有中通网点现有支付业务员的派费标准不得下降。
部分公司将会受益
“每一件增加0.1元,对于快递企业来讲确实多了一笔支出,成本会有所增加。下半年是快递行业的旺季,业务量增长之后应该会覆盖增加的成本。”济南赛飞通物流总经理奚若谷认为,涨薪支出并不会影响到目前企业的经营,在快递业同质化的大环境下,行业更大的挑战来自于服务。
9月2日,经济导报记者走访发现,不少消费者担心,快递员涨薪最终会由消费者买单,还有部分消费者质疑涨薪能否真正推动服务升级。
消费者对快递时效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服务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少行业巨头也在服务上下起了功夫。经济导报记者发现,在淘宝天猫购物后,物流中会显示“一键上门”服务,可由菜鸟驿站工作人员上门派送。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今年4月以来,菜鸟驿站开通了送货上门服务。淘宝天猫包裹入站后,消费者可以自主选择送货上门或到驿站自提,两项服务均不产生任何费用。
“长达数年的价格战,确实让快递企业领悟到低价占领市场的方式是行不通的,唯有壮大企业,将竞争重心向服务质量、精细化管理倾斜。”王行之表示,0.1元的变化既是快递企业渴望跳出低价竞争局面,试图扭转行业长年恶性竞争的举措,也是为寻求网络服务质量稳定,树立品牌影响力的自保行为。
华创证券分析人士认为,行业从相对低阶的价格竞争转向服务比拼,物流底盘相对扎实、服务品质相对更好的公司将会受益,快递公司的成长路径也会不断演变,产品结构分层将更明晰,利好行业龙头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