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杜海
日前,山东铁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铁牛股份”)在全国股转系统的官网上,披露了《公开转让说明书(申报稿)》《主办券商推荐报告》等一系列文件。公司正向着新三板发起冲击。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这家主要从事聚苯乙烯等化工产品批发和销售的企业,近两年的营业利润率较为低迷。比如,2020年度,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953.03万元,净利润仅为56.75万元。
铁牛股份冲刺新三板,前景如何?
主营产品聚苯乙烯毛利率低于3%
上述《主办券商推荐报告》显示,国融证券于2021年5月起进驻铁牛股份,对公司进行了尽职调查,调查的主要事项包括公司历史沿革、业务与技术、高管人员基本情况、风险因素及其他重要事项。随后,国融证券的项目团队编制了项目申报资料、项目工作底稿等。
根据国融证券的尽职调查情况,铁牛股份是由原山东沙龙贸易有限公司(下称“沙龙贸易”)整体变更的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21年2月19日在济南市历下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核准下整体变更。公司前身沙龙贸易成立于2017年8月28日,存续已满两年。目前,铁牛股份的实际控制人为张志友,控制了公司99%的股份。
报告期内(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1-3月),公司主要从事聚苯乙烯及其他化工产品的批发和销售,公司的营业收入100%来自于主营业务收入。公司主营业务明确,自成立以来,其主营业务和主要产品未发生重大变化。
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1-3月、2020年度、2019年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700.49万元、7953.03万元、2426.50万元,净利润分别为6.85万元、56.75万元、5.08万元。
那么,公司的营业利润率为何较低?
铁牛股份的公开转让说明书上,登载了公司董秘王阳平的办公电话,9月2日,经济导报记者数次拨打该号码,却被提示“该号码是空号”。而在网络上,也搜索不到该公司的官网。经济导报记者通过“天眼查”查询到该公司另外一个电话号码,拨打过去之后,接听电话的工作人员告知,“王阳平不在公司,大家都很忙,没时间(受访)。”说完,该人士便匆忙挂断了电话。
经济导报记者进一步查询发现,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1-3月,公司聚苯乙烯产品平均销售单价分别为8640.63元/吨、9107.05元/吨、1.16万元/吨,平均单位成本分别为8396.70元/吨、8873.53元/吨、1.13万元/吨,毛利率分别为2.82%、2.56%、2.76%。
“公司聚苯乙烯毛利率先下降后上升,主要原因系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聚苯乙烯的市场价格下降,考虑到聚苯乙烯为公司核心产品,公司为稳定客户进行了适当降价,使得聚苯乙烯销售单价下降的幅度大于采购单价下降的幅度,从而导致2020年聚苯乙烯毛利率下降。随着市场情况好转,公司聚苯乙烯毛利率上升。”铁牛股份表示。

对前五名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比较高
据悉,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章途铭为铁牛股份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2020年11月,公司的控股股东变更为咸宁祥丰管理有限公司(持有铁牛股份99%的股份),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张志友。
履历显示,张志友今年72岁,高中学历,1969年2月至1990年8月,务农;1990年9月至1995年11月,任温岭市冠城红波五金电器厂总经理;1995年11月至2002年12月,任温岭市四方电机厂厂长;2002年12月至2005年8月,任温岭市兴隆机电工具有限公司销售经理;2019年1月至今,任咸宁祥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监事。
铁牛股份所处行业属于化工产品链的中端,近年来,该行业上游企业产能的提高,促进了化工产品贸易行业的发展。而公司利用化工产品行业优势及贸易商在化工产品产业链的重要作用,形成了稳定的经营模式。
公司下游客户大多为工业生产企业,由于难以做到信息全透明,工业企业采购人员精力有限,每个采购人员可能负责几十上百个品种的原辅料采购,很难精准地从市场上买到自己想要的品种;而贸易商作为行业内人士,可对原料采购商提出建议。铁牛股份称,化工原辅料贸易商往往跟多厂家保持着联系,对市场行情有着优于终端客户的把控能力,终端客户找不到的产品,可通过贸易商去寻找。
铁牛股份介绍,公司经过初创期后,销售模式、采购模式的日渐成熟以及客户资源的积累,为后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公司一方面深化与现有客户的合作,另一方面加大营销力度,开拓了一批新的优质客户,促进了销售业绩的增长。2020年度,公司客户数量由2019年度的68家增加至110家。经过几年的发展和积累,公司摸清了客户的采购偏好,熟悉了开发客户的方法,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销售渠道,从而使得报告期内营业收入逐年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1-3月,公司对前五名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分别为2261.60万元、8092.49万元、3065.61万元,占当期采购总额的比重分别为99.12%、94.70%、99.87%,公司对前五名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