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吴淑娟
8月20日,由山东省委省政府主办的“对话商协会·齐鲁之约”活动在山东大厦举行。活动以“新格局、新动能、新机遇”为主题,在济南设主会场,山东16市和山东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设分会场,线上线下同步举行。来自外国商协会驻华(京)代表机构、国家级商协会、有关地区山东商会共77家商协会的负责人线上参会。

77家商协会为山东建言献策
山东省委省政府相关领导在致辞时表示,山东正创新政策体系、深挖制度红利,尽最大努力为各界朋友在鲁、来鲁投资兴业、创新创业提供便利,全面介绍了山东“七个致力于”的发展环境,以及要素保障、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人才服务等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政策举措,希望各商协会发挥优势,积极宣传山东推介山东,参与山东各层面的引资引企引智活动,把更多优质资源引入山东,共乘山东发展的快车,共享山东发展的机遇。山东将不遗余力地支持商协会发展。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李兆前在致辞时表示,在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营商环境调查中,山东一直是营商环境最好的省份之一,多项指标在全国名列前茅。将密切与山东省有关部门和有关方面的沟通对接。积极主动赋能,为民营企业和商会会员来鲁投资牵线搭桥,构建经贸、融资、信息、法律、技术、人才和国际合作等交流平台。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在致辞时对山东工业发展和如何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了建议。他表示,山东在工业经济的发展中,要保持工业和制造业在GDP中占比基本稳定。工业增加值增幅要和GDP增幅同步,提高工业增加值要靠高质量发展,实施“质量、效率、动力”三个变革。同时,要增加工业的投资,保持工业发展的后劲。
山东还要进一步落实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带动工业制造业转型升级。在产业数字化方面,工业是主战场,要从实际出发,因业施策、因地制宜、因企而异。要从行业和企业抓起,分层次、分阶段,走深走实。不必追求数字经济的数量,要更多注意创新应用场景。
李毅中表示,山东总能耗、煤耗居全国前列,要达到“双碳”目标,任务更重、压力更大。山东要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在风、光、核能上下功夫,加大“外电入鲁”,争取外供电占比30%以上,扩展天然气用量和保障油气安全。
中国美国商会主席葛国瑞在致辞时表示,迫切希望推动跨境人员流动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并给予企业稳定、可预见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安心地在当地运营。希望山东能充分利用自贸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在开放部分市场准入限制上大胆地迈开步子,抢占高地。
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贾可尼表示,欧盟商会目前有1700名会员单位。欧洲企业一直在坚守着中国的市场。在最近的《欧盟商会2021年商业信心调查》中,受访对象高票表示对中国的增长前景持乐观态度,68%的受访对象对未来两年的增长前景持乐观态度。
“欧盟和中国应尽可能在其他领域深化合作,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国际发展、世贸组织改革、数字化国际标准制定和协调仍然是欧盟与中国合作的重要议题,希望能够在这些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贾可尼表示。
中国日本商会会长御子神大介在致辞时表示,日本商会会员数加起来约有8500家,在山东济南、青岛、烟台也设有日本人会,加起来共有392家法人会员,在山东其他城市也有很多日企。希望能用好RCEP签署带来的机遇,将双方的合作提升到新的高度。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执行副会长、秘书长王建华表示,将与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人才集团等部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围绕山东省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和经济发展需求,通过创新引领促进山东省的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整合全国的创新资源,不断为提升山东省的核心竞争力、为建设创新型山东做好服务。
浙江省山东商会会长郭柏峰在致辞时表示,浙江省山东商会活跃会员企业近3000家,足迹遍布齐鲁大地,与山东16市100多个县市区都有项目合作。
山东谋划优选了396个合作项目
山东省发改委主任周连华进行了优质招引合作项目的推介。
“这次活动谋划优选了396个合作项目,总投资1.28万亿元,单体投资32.4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70%为新兴产业项目,30%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项目。技术含量高,引领示范性强,市场效益好,为深化与商协会务实合作提供了优质载体和广阔空间。”周连华向各商协会抛出了一批重点合作项目。
据介绍,这些项目覆盖重点产业、重大基础设施、新基建、平台支撑等多个领域,技术含量高、引领示范性强、市场效益好,是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的突破重点、优质要素资源的保障重点、高含金量政策的支持重点。
周连华介绍,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山东将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集中优质资源,靶向突破42条标志性产业链,织链成群,73个研究型产业集群总规模达到4.7万亿元,7个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量居全国第一位。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十强”产业比重达到62.8%。围绕培育壮大五大新兴产业,细分谋划了221个重大项目,总投资5348亿元。五大传统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突破,细分谋划了97个重大项目,总投资4124亿元。
周连华表示,为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山东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企业开办时间由20天压缩到1天,3年累计为市场主体减税降费5800亿元;今年连续推出3批“政策包”,为企业新增减负260亿元以上。下一步将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再选择106项高频事项实施极简办、集成办、全域办。
当日还进行了重点项目和协议签约,其中战略合作协议25个,投资项目17个,总投资249.56亿元,贸易项目4个,贸易额59亿元。技术合作协议4个,合作事项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文化旅游、现代农业、医养健康、现代金融、生态环保等领域。其中,省直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与商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9个,与商协会会员企业签约项目1个;国有企业与商协会及会员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5个,项目5个;民营企业与商协会签署合作协议3个,与商协会会员企业签约项目17个。
新闻同期声 | 上半年山东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499家
“这次对话商协会·齐鲁之约活动为山东与商协会之间的深度合作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我们共邀请了77家商协会参加,既有国家级的商协会,也有境外商协会驻华机构,还有各省的山东商会,他们是山东双招双引的重要资源。”山东省商务厅副厅长张义英告诉经济导报记者。
张义英表示,山东与各类商协会联系密切,特别是与诸多外商协会建立了亲密关系。山东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拓展与跨国公司、各类商协会的合作新空间。此次对话活动是多赢的,不仅有利于山东高质量发展,也为众多商协会背后的会员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来自山东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060家,同比增长21.6%;实际使用外资176.5亿美元,同比增长20.1%。今年上半年,山东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499家,同比增长29.7%;实际使用外资112.2亿美元,同比增长75%。2020年,345家外资企业在山东追加投资48.4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山东16市实际使用外资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山东已先后举办了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重点外商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深化山东与港澳台合作推进会、山东与世界500强连线暨深化与欧盟合作推进会、第二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等重大经贸活动,共签约外资项目253个,投资总额295.4亿美元,合同外资113.7亿美元。
为扩大对外开放,山东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创新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意见、稳外贸稳外资“32条”、高水平利用外资“20条”、落实RCEP先期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当下的山东,在投资方面,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大力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围绕通关、退税、外汇开展流程再造,创新“两步申报”“提前申报”“电子税务局”等业务模式,服务效率大幅提高。(经济导报记者 吴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