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戚晨
8月20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邀请省体育局负责人解读《山东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有关情况。据介绍,山东将实施体育场馆开放计划,到2025年,实现公共体育场馆全面开放,80%的学校开放体育场地。改革场馆开放绩效评价机制,从考核开放数量向考核开放质量转变,并与开放补助相挂钩。

山东省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乔云萍表示,《山东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用6个服务,阐述了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分项目标和重点措施;用6项促进协调融合发展的举措,明确了解决健身服务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路径。重点在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管理方面,将在住宅小区配套建设体育场地,盘活城市的“金角银边”,用好各地的公共资源和自然资源,努力丰富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
以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山东省坚持与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和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相衔接,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全省全民健身工作的主要目标,包括:到2025年,全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达到更高水平,体育健身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城乡居民体质进一步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全省总人口42%以上,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合格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更加完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7平方米以上,公共体育设施全面开放,推动符合开放条件的公办学校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省、市、县三级全民健身运动会进一步向基层延伸。每千人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数达到2.6个以上。
在全民健身协调融合发展方面,将深化体教融合,配合教育部门落实国家体教融合政策,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确保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强化体育技能教学培训,建立健全大中小学体育竞赛体系。推动体卫融合。健全体育、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建立体卫融合专家资源库,组织开展体卫融合试点项目,支持医疗机构开设运动医学门诊,发展慢病管理、运动康复等体卫融合服务新业态。推进体旅融合。联合文旅等部门,继续策划打造体育精品路线和旅游目的地,培育户外露营、水上运动等体育旅游新业态。促进区域协同发展。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省会、胶东、鲁南经济圈发展规划,组织体育系统健全协同发展机制。策划打造沿海、沿黄河、沿大运河体育带,支持建立体育发展联盟、策划赛事活动等,打造跨区域的全民健身新高地。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省体育局就提升青少年体育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省体育局青少年体育处处长宋振波表示,首先将着力提升青少年学生体育专项技能。为实现学生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省体育局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全省大中小学校体育教练员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意见》,在全省各级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高等院校增设体育教练员专业技术岗位,着力解决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二是强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创建工作。研究制定《山东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管理办法》,着力解决课后、节假日青少年去何处健身的问题。三是试点探索优秀教练员进校园带队训练。推广青岛市的做法,着力发挥体育教练员的专业特长和优势,走进校园指导运动队训练,推动“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校园体育建设,着力解决学校运动队的建设问题。还要积极推进青少年竞赛活动扩容增量。全省各级体育主管部门、体育协会坚持盘活存量,扩大增量的原则,探索新模式、新途径,不断增加青少年体育赛事供给,2021年全省将举办青少年体育赛事1200余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