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原创    山东    公司    金融    山东国资    智库    鹰眼IPO    热点    好品山东    证券    消费    楼市
山东财经网 - 观点锐评 - 对非法“炒号”应严查严惩
对非法“炒号”应严查严惩
加入时间:2021-6-22 9:19:46  来源:广州日报

  33万粉丝的实名认证账号标价2700元;“财经博主”“歌手”“摄影博主”等实名认证的个人账号,“体育”“商贸”等实名认证的企业账号,都成为卖家手中的商品——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盗取的账号刷赞、刷粉、发布不良信息引流甚至诈骗从而非法获利。近年来,随着有关部门不断强化监管、加大打击力度,以及有关平台流程和规则不断完善、技术手段不断优化,极大收紧了用批量新账号甚至僵尸号非法牟利的空间。

  在数字时代,各类数字账户已经深度嵌入人们生活。特别是社交平台账号,因深入渗透现实社交关系、与个人现实生活难以割离,显得尤为重要。但近年来,社交平台账号被盗并且被不法分子违规利用的现象并不少见。比如,有网友的微博账号被盗后因发布不良信息被举报,最终被封号;有网友的QQ账号长期没登录被盗后,被盗号者冒用朋友名义借钱……

  用户账号为何被盯上成为“香饽饽”?应该说,没有需求就没有买卖。追根溯源,当投票、刷赞、刷粉、刷评论成为一些卖家经营的“生意”,“账号”作为这些生意的关键支撑,不仅其需求上升,价格也水涨船高,成为一些人眼中的“唐僧肉”。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分子将目光转向盗号、贩号,由此衍生出买卖账号的灰色产业链,也使得用户个人账号沦为一些人赚钱的“工具”。

  在当前发达的信息体系下,很多账号和号码是关联的,而有的人习惯使用同一套账号和密码,一旦账号出现问题,将带来巨大风险。这也提醒那些自主买卖个人账号的人,需要提高警惕。往大了看,乱象丛生的账号买卖无论是对市场生态还是网络生态都会带来巨大伤害。因此,对账号买卖乱象必须予以重视并严加管治,要将“利”的空间不断压缩,对唯利是图的不法分子严查严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不能“轻敌”,要提高账户安全、隐私安全保护意识,不给盗号者可乘之机,也绝不卷入账号买卖中助纣为虐。      




编辑:luyi

[山东财经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违者必究!。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更好地服务读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新闻推荐
 
·> 经导财评丨规范收费行为让平台经济行稳致远
·> 一周山东金融人事|17份行政许可公布,涉及工商银行威海分行行长等
·> 低至0.01%!理财公司再掀“降费”潮
·> 一季度净亏6.6亿,小鹏汽车“押宝”AI智驾辅助
·> 出口额激增16.1%和15.2%!纺织鲁企“出海”创新突围
·> 山东金融管理部门联合部署 推动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 2025年山东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荐目录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落地!市场反应如何?
Copyright @ 山东财经网   地址: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F24

邮编:250014    电子邮箱:sdenews@126.com

备案号:鲁ICP备09023866-44号 鲁新网备案号:20100011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03 邮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