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导报记者 王雅洁
日前,山东省银行业协会主办的“传承红色金融基因守初心担使命促发展”基层行走进菏泽,探访位于鄄城县的鲁西银行第二印刷所旧址,采访2020年度全国劳动模范、成武农村商业银行高级专家侯卫东等先进个人,历时月余的主题宣传活动在此收官。
曾经的冀鲁豫边区首府所在地菏泽,同样也见证了鲁西银行(冀南银行)的发展壮大。
据介绍,鲁西银行与北海银行同为中国人民银行的前身,同样成立于山东,同样在革命金融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40年3月,根据中共北方局和山东分局的指示,鲁西银行成立于东平县周楼村(现梁山县境内),5月,鲁西币正式发行;1941年7月,鲁西区并入冀鲁豫根据地,鲁西银行成为冀鲁豫根据地地方银行,业务范围由鲁西扩大至直南、豫北和鲁西南;1944年,冀鲁豫与冀南两区党委合并,鲁西银行合并冀南银行冀南区行,鲁西银行业务范围向北延至河北省衡水地区;1946年,鲁西银行并入冀南银行,改称冀南银行冀鲁豫区行,鲁西银行完成其历史使命。


▲ 1943年鲁西银行印制的钞票
鲁西银行存续6年时间,印制37个版别鲁西币,其中本币31种,本票1种,临时流通券5种。鲁西银行发行鲁西币共24.4亿元,用于财政透支19.26亿元,占发行总额的78.93%;用于工商业投资和贷款4.59亿元,占发行总额的18.81%;用于农业贷款0.55亿元,占发行总额的2.26%,有力支持了抗日战争的开展和根据地的建设与发展。
历史上,鲁西银行共建立六个印刷所和一个直属印刷厂,在菏泽县城南白寨村组建第四印刷所,主要印制带“鲁西南”地名的鲁西币。鲁西银行第二印刷所也长期活动在菏泽一带,据介绍,1942年11月,鲁西银行第二印刷所迁至菏泽鄄城北周李庄、马桥、田楼的地下掩体,分散印刷,一直到1945年。在此期间,第二印刷所在基层党组织和当地群众的保护下,没有受到任何破坏,度过了一段难得的稳定期。

▲ 位于黄河滩上的鲁西银行所在地纪念碑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菏泽银行业积极挖掘、传承鲁西银行红色金融基因,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和宗旨,以新措举、新作为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营管理、精准脱贫、乡村振兴和疫情防控,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全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来自山东省银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菏泽辖区各项存款、贷款余额分别达到5000.93亿元、3022.24亿元,分别较2012年增长216.21%、184.51%。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853.01亿元,较2012年增长263.24%。
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的注入,使实体经济发展动力十足,菏泽国内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787.36亿元增至2020年的3483.11亿元,增长94.87%,由2012年全省第14位跃居2020年第8位,增速全省第一。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山东银行业“传承红色金融基因守初心担使命促发展”基层行活动在临沂启动、菏泽收官具有特别意义。基层行活动历时月余,足迹遍布临沂、聊城、滨州、潍坊、菏泽五市十六个区县。
活动深入挖掘北海银行、鲁西银行红色金融历史,探访旧址,采访亲历者、知情者,留下了宝贵的一手材料;聚焦山东银行业不同历史时期涌现出的“大挎包”李金玉等6位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和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获得者,农业发展银行临沂分行等4位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奖状)荣誉称号获得者,充分展现了以先进人物为代表的山东银行业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传承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炼就的红色金融基因,爱党爱国,精益求精,创业守业,坚守“金融为民”的初心,担负起“新时代 新金融”的历史责任,在服务国家大政方针和山东经济全局方面取得的非凡业绩。